唐家花园

第101章 春风渡口

字体:16+-

段书培和唐如玉,原本是二人来苏州出差,结果陈红儿硬塞给他们一个小孩,让他们带回上海,给他们的地下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但是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似乎更加便于掩护了,外出的时候,看起来更像一家三口:年轻父母带着一个小孩子。

有一天,段书培要到徐家浜去送一封密信,一家三口一大早带着干粮出门。小虎这孩子听话,一大早不用叫就起床了,自己早早起床,连小书包都背好了,只等大人起床。

唐如玉一睁眼,就看见“弟弟”坐在床头,睁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她看。

“看什么看?”唐如玉故意很凶地对小虎说。

“你真的是我姐姐吗?”他说话声音奶声奶气,口气却又有些像大人。

“我不是你姐姐,假的!”唐如玉打了个哈欠说道。

“那我妈妈呢?我妈妈是真的假的?”

“真的。”

“那姐姐姐姐,你认识我爸爸吗?我爸爸在哪儿?”

“这……”

“什么真的假的?还不快起来吃饭!早点出发,咱们还得去赶渡船呢。”幸亏段书培伸头进来插话,这才缓解了唐如玉的尴尬。面对五岁小童,这纷繁的世界该如何跟他解释?看着孩子捧着碗哗啦哗啦快速喝粥的样子,如玉心里一酸,心想,父亲要是活着的话,这孩子也不至于遭这么多罪吧!

“你快吃啊?怎么不吃?”

段书培走过来很自然地拍拍如玉的肩,又把一碗白米粥递给她。他喝白粥吃白馍,就点小咸菜,吃得也很香甜。如玉望着他愣了会神儿,心想,这就是家的感觉啊!

一家三口出门,千难万难。

段书培是去对岸给新四军白政委送一封密信,这封信非常重要,必须在傍晚6时许准时送到黄庙街9号。书培一大早带着“一家三口”出发了。密信缝在“夫人”的旗袍领子里,以防过渡口时鬼子搜身。

“如玉,在外面,我要叫你段夫人。”

如玉打趣道:“是段嫂吧?”

“段嫂?这个称呼有点平民化,跟你的气质身份不符。”

“我什么气质啊?”

“唐家花园大小姐气质啊!”

“别提什么唐家花园,提起来我就生气,房子都被日本人占去了,家都没了。”

“所以我们要跟他们干啊!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把唐家花园夺回来的!相信我,我们中国人一定会胜利的!”

唐小虎仰起脸来问他俩:“胜利是什么意思?”

“嘘!宝宝不要说得那么大声,胜利就是一个好吃的,是奖品!”

这时,对面街上相跟着来了两辆黄包车。如玉打着手势让车调个头过来,两个车夫相跟着转了个U字型过来,如玉带着孩子上了前面一辆,段书培跟在后面。两辆车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到了春风渡口,远远地就看见有日本兵把守渡口,过来的人需要挨个搜身,方才放行。

两辆黄包车相继在渡口停下来,如玉抱着孩子下车,她旗袍领子里缝着密信,要是被卡口的日本兵搜出来,那事情可就大了。日本兵搜索得很仔细,男人女人都要搜。段书培排队排在最前头,如玉和孩子跟在后头。就在卡口的士兵要对如玉进行搜身时,孩子突然大喊一声“妈妈,我要尿尿!”

唐如玉问士兵:“哪里有厕所?我家孩子要尿尿。”

唐如玉觉得小虎这孩子真是神派来的孩子,关键时刻他喊了那么一嗓子,分散了鬼子的注意力,鬼子摆摆手让他们过去,指指卡口前面的一个小屋子说:“厕所,那里!”就这样,他们母子俩居然顺利过关了。

段书培在前面冲他俩招手,他们顺利上船,如玉高兴得直想哼歌。他们在晚上6点之前准时赶到黄庙街9号,把那封重要的密信交给新四军白政委。

这趟唐如玉跟着段书培一起去苏州取微型定时炸弹手表,见识了他的另一面,飞檐走壁,身怀绝技。他对孩子也很好,用刀削一个木头手枪给孩子玩,他的手也太巧了,做木工活一等地好。

“等革命成功了,我也要生这么一个可爱的儿子,给他买好多玩具,还要带他去吃好吃的东西。”段书培在火车上说。

“儿子?谁给你生啊?”如玉抱着胳膊,无限温柔地看着对面的男子。

“自然会有人。”书培看了如玉一眼,那一眼意味深长。如玉说:“你也太自信了吧?”

“男子汉大丈夫,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嗯,我相信。”

二人都是话里有话,这时,小虎把头凑过来说:“你们不是有儿子了吗?怎么还要生个儿子?”

两个大人相视一笑。如玉问小虎:“将来给你生个弟弟要不要?”

“不要!不要!”小虎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如玉想,小孩子什么都懂,今后恐怕真要拿他俩当父母了。列车过道有人提着篮子在叫卖阳春面。书培问如玉饿不饿?如玉说,小虎饿了吧?给小虎来一碗。书培说一碗干嘛呀?来三碗。

提篮小伙儿笑吟吟地从篮子里拿出三碗面,一碗一碗地放在小桌上。又放上筷子。小虎大概是饿慌了,筷子也不拿,伸手就抓起一把阳春面往嘴里放,吧哒吧哒吃得特别香。

两个大人也端起碗来吃面。段书培说:“我这个人是苦出身,小时候,能吃上一碗阳春面等于过年了,那时候,日子过得太苦了!”

“是吗?那以后咱们天天吃阳春面,是吧,小虎?”

“嗯嗯!”小虎使劲点头,然后吃面。

列车驶入上海站。想不到接站人竟是路有天。

“路有天,怎么是你?你不是在苏州吗?”二小姐惊讶地问。

“我提前两天回来了。听说你们还带了孩子,怕你们东西多拿不了,就开车过来接你们。”路有天接过二小姐怀里的孩子说道。

“这样好,这样好!”段书培说,“那就辛苦路先生了。”

“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