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說民國

其實我不想革命

字體:16+-

1911年10月11日下午,湖北諮議局部分議員與義軍首領、武昌地方紳商、名流在諮議局緊急磋商,希望盡快創建新政府,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

在各界代表真誠擁戴下,立憲黨領袖湯化龍差不多已答應著手籌組新政府,但在關鍵時刻被他的親家胡瑞霖暗示阻止。對於胡瑞霖的好意,湯化龍心領神會。他迅速轉變態度,誠懇希望大家另請高明。

胡瑞霖、湯化龍是對的。不要說新軍起義究竟有多少勝算,因為義軍隻是奪取了武昌,漢陽、漢口仍在清軍手裏,這些清軍究竟是與義軍為敵,還是響應義軍號召,都是未知數。義軍麵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創建新政府,而是盡快找到一個具有新思想、懂軍事的將領出來領導鞏固地盤、擴大戰果,準備應對清政府隨時發動的攻擊。

在武昌,最高軍政長官為湖廣總督瑞激。瑞激出身於滿洲貴族,認同立憲,認同政治改革,但畢竟利益攸關、職責所在,他不可能認同義軍起事,不可能站在義軍立場上反對朝廷,隻能站在義軍對立麵。

義軍起事前,瑞激在湖北對可能發生的危機有相當認識,他在那幾天也確實動手抓捕、處死了一些革命黨骨幹。瑞激的這些做法對革命固然破壞巨大,但也正是他的這些顏預行動,加速了義軍的軍事行動。

起義發生後,瑞激在總督府組織過抵抗。無奈義軍主攻目標就是總督府,義軍相信,拿下總督府,就是初步勝利的標誌。義軍集中全部力量猛攻總督府,瑞激的衛隊根本不是義軍對手。衛隊頑強抵抗了幾個回合,最後還是護送瑞激一家老小撤退。他們推倒總督府一段圍牆,倉皇逃往停在江麵的“楚豫號”軍艦上。

瑞激為義軍第一號敵人,當然不可能反戈一擊領導義軍反對朝廷。

在湖北,湖廣總督之下有布政使連甲。連甲上任剛二十天,職責所在,連甲毫不猶豫地站在義軍對立麵。10日上午,連甲得知新軍將有所動作,就采取了相應的防範措施,親赴總督府向瑞激報告,商量對策。稍後趕回衙門堅守,對進攻義軍毫不客氣地組織反擊。終因孤軍無援,子彈告罄,相持至黎明,衙門失陷,連甲棄部逃走,與瑞激會師“楚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