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欲繩正大乘空、有二宗性相之論,須先將本論體用二詞與大乘法性、法相二詞,分別略釋。先釋體用。體用二字,從來學人用得很泛濫。本論在宇宙論中談體用,其意義殊特,讀者須依本論之體係而索解。體者,宇宙本體之省稱。本體,亦雲實體。用者,則是實體變成功用。實體是變動不居,生生不竭,即從其變動與生生,而說為實體之功用。功用則有翕辟兩方麵,變化無窮,而恒率循相反相成之法則,是名功用。亦省稱用。偉哉,宇宙萬象。幽深莫妙於精神,著明莫盛於物質。至精運物,而為動始。精者,精神之省稱。至,讚詞也。始者,主動義,非先時而動之謂。運物者,精神幹運乎一切物質中而為主動以導物也。至物含神,而承化。物者,物質之省稱。至字,同上。承化者,物質之動順承乎精神,而與之俱進,不退墜也。此與上句宜參看《原儒》下卷第三段總論《大易》處。神質互含、交動,其變化萬有不齊,是為本體之大用。大者,讚詞。
本論以體用不二立宗。學者不可向大用流行之外,別求實體。餘自信此為定案未堪搖奪。平生曆盡辛苦而後有獲,非敢妄言也。
問:“雲何說體用不二?”答:實體自起變動而成為大用,汝道體用是二否?譬如大海水自起變動而成為眾漚,眾漚,以比喻用。大海水,以比喻體。汝道大海水、眾漚是二否?已說體用,次釋法性、法相二詞。法字,為佛學中最普遍之公名。萬有,通名曰法。相字,讀為輔相之相。佛書中有兩種釋:一、相,謂相狀。凡法各有一種相狀。如物有質礙,可目見。心無質礙,雖不可目見,而心可內自覺知,是有無相之相、無狀之狀也。二、相,猶體也。此以相字訓為體字,便與相狀義不同。性字之義亦不一。佛書中有訓為德性之性者,如善、不善等性是也。有訓為體字者,即與相字訓體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