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當時的編製,我於上文已述及,但新聞事業,在中國是繼續進步的,不是墨守成法的,而且隨著時代的進化而轉移的。中國的開發,比較歐美為遲,在東方,比較日本為遲,這是無可諱言的。所以中國的新聞界,在那時隻可以算草創時代,精神與物質上,都是趕不上人家呢。但無論如何,我們總想是在進步,決不是退步的。
中國報紙的編輯上,有三件事,都是由《時報》創之:一是專電,二是特約通訊,三是副刊,我將依次約略言之。
第一說專電:專電者,是報館裏特派人員在北京,每日將政界要聞,特地發電報到報館裏來,以便迅速發刊。因為中國當時自己還沒有通訊社,政府也不重視將新聞傳播於民間,有時還諱莫如深,報館要知道政界重要事件,隻有靠在京的特派員打專電了。上海的外國報紙,如《字林西報》之類,也派了專員在北京,他們是和他們的使館聯絡的,很可以得到許多政界要聞。中國的報紙上,反而沒有,要到外國的報紙上轉譯過來,豈不可恥。所以我們派了專員在北京,專拍政界要聞的電報了。
因為《時報》先有了專電,於是別家也有了。始而專電少,非關於重要的新聞不發,既而專電多,雖非重要的新聞,亦發專電了。為了各報都有了專電,便成一個競爭的目標。譬如北京政府發生一重要的事,這一家報館有這樣一個專電,而那一家報館卻沒有,明天報紙上發表出來,這豈不是使沒有這個專電的那一家報館相形失色了嗎?
發專電要有一筆電費,從前是由報館匯一筆錢給特派員,或是每月有一個約數,規定電報費若幹。到了後來,電報費可以記賬,民國時代,交通部優待新聞界,新聞電比普通電特別便宜,專電也就多起來了。再到後來,各大報館在北京特設機關,名曰“通訊處”,專司每天采訪新聞,拍發電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