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就懂的呂氏春秋

讚能

字體:16+-

賢能的人善於用人,中等水平的人善於用事,不肖的人隻能用錢。得到十匹好馬,不如得到一個善於相馬的伯樂;得到十把好劍,不如得到一個善於鑄劍的歐冶;得到千裏土地,不如得到一個聖人。舜得到皋陶後就把治理天下的大權交給了他,商湯得到伊尹後就得到了夏民的擁護,周文王得到呂望後就使殷商臣服。得到聖人,難道還需要考慮距離遠近嗎?

管仲被捆綁在魯國,齊桓公想拜鮑叔為相。鮑叔說:“您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那麽管夷吾就在那裏。我不如他。”桓公說:“管夷吾是我的仇人,他射中過我,我不能用他。”鮑叔說:“管夷吾是為了他的國君而射人。您如果得到他並讓他為您效勞,那麽他也會為您射人。”桓公不聽,堅持讓鮑叔為相。鮑叔堅決辭讓,桓公最終還是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派人告訴魯國說:“管夷吾是我的仇人,我希望得到他並親手殺了他。”魯君答應了,就派官吏把管仲的手腳捆起來,用膠把他的眼睛封住,把他裝在革囊裏,用車子送到齊國。到了齊國境內,桓公派人用朝車迎接他,用火把他的汙垢祓除,用牲口的血塗在他身上祭祀神靈,然後帶他進入國都。桓公命令有關官員清除祖廟的筵席和幾案,舉行薦管仲為相的儀式說:“自從我聽到管夷吾的話以後,眼睛越來越明亮,耳朵越來越靈敏。我不敢獨自享用,願意把他的話報告給先君。”於是回頭命令管仲說:“管夷吾,你來輔佐我吧!”管仲退後幾步,拜了兩拜,磕頭至地,接受命令後走了出來。管仲治理齊國,辦事有功,桓公總是先賞賜鮑叔,說:“使齊國得到管仲的,是鮑叔啊。”桓公可以說是知道怎樣行賞的了。凡是行賞,應該賞賜那些有功的根源,根源弄清楚了,過錯就不會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