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就懂的呂氏春秋

去宥

字體:16+-

東方的墨家學者謝子打算西行去見秦惠王。惠王之前曾向墨家學者唐姑果打聽謝子的情況。唐姑果擔心惠王會認為謝子比自己更有才華,就回答說:“謝子是東方的善辯之士,但他為人很陰險,他將努力遊說,以取悅年輕的君主。”於是惠王心中藏怒等待著謝子。當謝子到來並試圖說服惠王時,惠王根本不聽。謝子感到不悅,便告辭離去。一般來說,我們聽取意見是為了尋找好的建議。如果所說的是好的,即使努力取悅年輕的君主,又有什麽關係呢?如果所說的不好,即使不努力取悅年輕的君主,又有什麽益處呢?惠王不因為言論好就認為它誠懇,而隻是因為取悅年輕君主就認為它悖逆,這實在是惠王失去了聽取意見的正確方法。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去聽取意見,即使再辛苦地會見客人,再疲勞地傾聽,也仍然無法得到真正的建議。這就是史定所以能夠實行其邪惡的原因,也是他所以能夠用鬼神之說欺騙人、用無辜之罪殺人、使群臣混亂、國家幾乎陷入危亡的原因。人老了,身體雖然逐漸衰弱,但智慧卻越來越豐富。現在惠王老了,難道他的身體和智慧都衰退了嗎?

荊威王向沈尹華學習書法,但昭厘很討厭這件事。威王喜歡製作器具,有個叫中謝的人輔助他製作,他為昭厘對威王說:“國人都說:大王是沈尹華的弟子。”威王聽後不高興,因此疏遠了沈尹華。中謝是個小人,他的一句話就讓威王不再聽取先王的治國之術,文學之士也無法進身,反而讓昭厘得以推行其個人意圖。所以,小人的話,不能不仔細審查。而且多次激怒君主,為奸人掃除了道路,奸人的道路已經掃除了,但邪惡卻阻塞了,這難道不難嗎?就像激箭可以射得更遠,激水可以使田地幹旱,激怒君主可以使他悖逆,悖逆就會失去君子的風範。要避免被激怒,首先要自己心中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