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話

三種諸葛亮

字體:16+-

談起諸葛亮,一般人對他大概都有好感。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他呢?那也不盡然。

有的人對於諸葛亮不但沒有好感,反而很有惡感。比如在雲南,有的少數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歡諸葛亮。在他們那裏,流傳著一些民間故事,都以諸葛亮為譏嘲諷刺的對象。這是為什麽呢?大概因為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紀的三國時代,不象我們現在懂得講究民族政策,當時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大民族主義的錯誤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

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所以我們在《三國演義》中看到的所謂“七擒孟獲”的故事,在雲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間故事中,就變成了“七擒諸葛亮”;而孟獲則受到同情和讚揚。他們認為孟獲是聯合許多山峒的少數民族兄弟,共同反抗諸葛亮的民族英雄。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如果從各個方麵搜集各種材料,一一加以比較研究,我們將不難發現,人們所設想的諸葛亮這個曆史人物,可能有多種多樣的麵目。例如,在陳壽的《三國誌》中描寫的諸葛亮,乃是一種麵目,這可以算是曆史家筆下的諸葛亮吧。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又是一種麵目,這可以算是小說家筆下的諸葛亮。而在現時仍然流行於京劇舞台上的《借東風》等劇目中,諸葛亮的麵目又是一種樣子,這隻能算是舞台上的諸葛亮。

這些當然還是讚頌諸葛亮的居多。因為這些史籍和小說、戲劇之類,基本上都是在漢族人民群眾中流行的。他們曆來把諸葛亮當做先知先覺、多謀善斷的偉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聰明智慧都無過於諸葛亮,都要以諸葛亮為代表。

但是,我現在並不打算來談論這些,而隻想另外談談三種諸葛亮,即:事前的諸葛亮、事後的諸葛亮和帶汁的諸葛亮。

人所共知,傳說中的諸葛亮料事如神,不論遇到什麽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夠預先做出種種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諸葛亮,總認為他有先見之明。並且由此推論,凡是有先見之明者,都可以稱之為諸葛亮。這就是我們說的事前的諸葛亮。這種諸葛亮當然是最可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