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區位角度來看,湖北是個好地方。
如果把中國傳統的文化版圖按照南北來劃分,北方文化包括中州文化、秦晉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泛東北文化、蒙古文化、西域文化等,南方文化則包括江淮文化、吳越文化、閩台文化、贛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滇黔文化、嶺南文化等;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差異巨大,所形成的文化也是氣質不同、風格各異。
湖北雖然屬於荊楚文化,但其實是各種文化風雲際會的交鋒點。湖北的區位特點,一言以蔽之,“不南不北,不是東西”。如果把中國擬人化,湖北就是中國的丹田。一方麵,它是由長江連接貫通的荊楚、吳越、巴蜀三大文化的中間地段;另一方麵,它也是南北文化交匯的核心樞紐。
且不說“龜蛇鎖大江”的武漢,也不說“千萬年,屏吾國”的襄陽,舉一個縣——黃梅縣——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說明什麽是樞紐。
今天的黃梅默默無聞,僅僅是黃岡市的下轄縣。但在曆史上,黃梅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曾長期活躍在黃梅地區,形成名揚天下的“東山法門”,從此中國禪宗得以正式成立,因此黃梅可以說是中國禪宗的發祥地,甚至有“佛教大事問黃梅”之說。
除了禪宗,黃梅戲同樣源自黃梅,後來傳到安徽發揚光大。為什麽黃梅這個不起眼的縣城,能夠在中國文化地圖上扮演這麽重要的角色呢?
當年智綱智庫曾給江西省南昌做戰略策劃,我和市領導交流時,他曾講到一個觀點,叫作“東南鎖鑰”。中國曆代王朝更迭,南渡北歸之時,中原文明往南逃有條通道,從河南第一站到達湖北,之後再順江而下,黃梅和對岸的江西九江就是這個重要的過江渡口,自然也成了軍事重地。三國時期周瑜作為東吳最重要的將領,就是領軍駐守在鄱陽湖口的柴桑(今九江)以防禦劉表、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