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大民:王誌綱話說中國人(繼林語堂《吾國與吾民》之後又一部寫透中國國民性的力作。《吾國與吾民》讓外國人讀懂中國人,《大國大民》讓中國人讀懂中國人)

奇跡的締造者

字體:16+-

在中國曆史上,東北由於偏居一隅,所以沒有中原地區那麽複雜的朝代變遷。在世界進入近代化以前,東北一直是本土少數民族的舞台,他們周期性地崛起或衰落,時而布武天下,時而深藏於白山黑水之間。

和很多以劫掠為主的草原民族不同,東北的遊牧民族大多有著建立統一大帝國的野心。鮮卑建北魏、契丹建遼、女真建金、滿族建清,這些東北遊牧民族的一致性行為,和東北獨特的自然環境有關係——既有深山密林,又有肥沃土地,東北的遊牧民族身上集漁獵、遊牧、農耕三大特征於一體,再加上距中原的距離和落後程度恰到好處,他們更容易適應中原文明,容易建立縱跨草原、中原的二元封建政體。

東北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漫漫兩千多年的拉鋸曆史,最終以來自東北的滿族入關,建立了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作為結束。清朝也代表了中國中央集權製度的巔峰,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現在有一些狹隘的大漢民族主義者,把清朝批駁得一無是處,仿佛清王朝的腐敗統治是中國近代沉淪的罪魁禍首。其實這是不夠客觀的。清朝就像是白堊紀末期的恐龍,進化得無比專業,無比適應環境。但正是因為徹底進化,才使其喪失了改變的源動力。一旦環境發生改變,三千年未遇之變局到來,清朝隻能和恐龍一樣成為大時代的殉葬者。

其實,在經略西域和草原方麵,清朝遠勝過中國其他封建王朝。滿族入關,除了帶來160萬平方公裏白山黑土的嫁妝外,更用一百多年時間陸續征服了明代疆域以外的準噶爾部、回部、西藏、青海、喀爾喀蒙古等,將王朝疆域推進至帕米爾高原以東的廣闊領域,再將收複的台灣納入版圖後,基本奠定了現代中國的雛形。

有的時候,我們往往太沉醉於自己的曆史敘事,而忽略了文明演進的複雜性。中國曆史上純粹的漢家大一統王朝隻有漢、宋、明三個朝代。而且,任何王朝的曆史發展都有遊牧民族的參與,遊牧民族不是與國家背道而馳的邊緣性存在,他們有時也是挑起天下的中堅力量,支撐了中華文明的發展。清朝即使在王朝後期一再割地(總共割掉了150餘萬平方公裏),中國仍有1140萬平方公裏,比明代疆域要大很多。這為中華民族日後的偉大複興留下了寶貴的戰略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