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庇天下

第21章 裁衣厂闹

字体:16+-

入了三九天。

天气愈加冷了。

屋前屋后的冰凌子足足有一尺多长,再加上这几天又下了一场雪,街道上的人少了许多。

今天是腊月初九。

也是市政府在正式答复李四季承包申请后的第四天,更是李四季要亲自接管国有裁衣厂的日子。

在众人的拥簇之下,李四季的车队缓缓的朝着裁衣厂而去。

裁衣厂位置在郑市北郊。

属郑市邙山区管辖,占地足足有二百多亩,直接管理的工人就有一千多人,在郑市计划经济时代也算是个香饽饽一般的大厂了。

只是如今老百姓思想日新月异,并不满足于裁衣厂老套的几个老样子,传统的蓝裤白衫显得就有些土气。

这也是导致裁衣厂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

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协调下,李四季承包手续办理的极为便利,这也是往日里难得一见的。

车还没到厂里,李四季就远远的看到厂门口乌泱泱围了许多人,甚至都完全遮挡住了大门。

李四季心道:这就算正式开始了。

但却叫停了侯英,打开车门走了下去。

前后车里的人也赶紧跟在李四季身前身后,生怕这些被拖欠工资逼红眼的工人做出什么事情来。

只是李四季却能理解,其实大陆老百姓是最好糊弄的了。

有时候不用别人糊弄,他们自己也极有忍耐性的糊弄自己个。

倘若不是真的被逼到绝处,没了生计,恐怕不会有那个工人愿意开罪自己的领导。

李四季往前走了足足二十几米,伸手拨开挡在自己身前的几个人,与几个工人代表面对面。

“老同志你好,我是李四季,从今天开始,裁衣厂被我承包了。我想听听你作为长辈的意见和建议,毕竟大家对这个厂还是有感情的,对么?”李四季看着面相并不大,但话说的却很诚恳。

原本一脸寒霜的年长工人还打算先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这下却无论如何也发泄不出来了。

只得深深叹了口气说道:“李同志…啊不,李厂长啊!不是咱们这些人闹事,实在是全家都快过不下去了,从去年八月份开始到现在,厂里是一分钱工资都没发,我们这些人拖家带口的,靠着以往的积蓄艰难过日子,可谁也经不住一直没有进项不是?”

年长的工人双眼通红,四周的工人们窃窃私语,有些胆子大的,更是高声大喊还我们血汗钱之类的话。

“这马上就该过年了,有几家工友家里困难,实在没办法了,想着先拿些仓库里淘汰出来的废布料子,给孩子做个衣裳。结果…结果…就被那黑心肝的报警给抓了进去啊…”

李四季一脸的理解,紧紧的握着年长工人粗糙的手,一个劲儿的点头。

听完对方的一番话,李四季更是跳上当头的吉普212的车顶,对着四周黑压压的工人大声喊:“同志们,请放心!我是农村娃,从小没爹没娘吃百家饭长大。这厂子既然让我承包了,那我就要对大家负责、对我自己负责、对我那过世的爹娘负责,请大家先散了吧,我们一个小时后,去厂区大礼堂!今天不确定个子丑寅某卯来,我就不会走!”

说罢,人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应承。

李四季苦笑,这也是过往厂里的干部糊弄工人次数多了,如今工人们反而越来越不愿意去相信了。

更有甚者,在人群里小声嘀嘀咕咕。

“别又是嘴上功夫吧?”

“谁知道呢,到底去不去啊?”

“看看吕把头吧,我跟着吕把头!”

“以前多少任厂长都说解决,结果呢…?”

“呸,说得好听!”

李四季向后看了看,随即正色道:“你们当下还是裁衣厂的工人,还是国家职工,应该明白像现在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问题不用怕,协商解决就是了,但如果有人敢趁乱煽风点火、浑水摸鱼,我李四季也不会放过他!”

工人们更是窃窃私语,足足十几分钟。

这才由刚刚跟李四季搭话的吕把头走上前说道:“李厂长,俺们愿意去协商!”

裁衣厂如今厂子里空无一人,只有库房和厂房这些有贵重原料或设备的地方才显得有些人气,跟随李四季来接收场子的人里,有一半是李四季从牧野集团及社会招募而来的,还有一半则是市区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所以大家都对李四季会如何处理抱有极大的好奇,是故在赶往裁衣厂大礼堂的路上,居然比厂子里的工人还要积极些。

这也是让李四季哭笑不得。

等李四季一众在大礼堂落座,足以容纳八百人的裁衣厂大礼堂也已经满满当当了。

李四季站在高台上,看着不断收集上来的不记名意见条,这也是稳妥起见的办法,归纳总结全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优先总结归纳出最紧迫的几件事情,然后分别进行研讨和解决。

足足八九百人参与投递意见和建议,让这些还没有正式进驻的牧野员工和政府单位的职工好一阵忙活。

临中午十二点的时候。

最终归纳出了次序。

裁衣厂职工最关心问题和意见最大的前三项,分别是薪资拖欠、福利待遇和复工问题。

其实李四季哪怕不做这种民意调研,大概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只是民意调研的最大好处,可不止于解决当下问题。

这也是为以后李四季完全掌控这座国有裁衣厂,能够指挥得动这一千多人的大厂子打下基础的事情。

趁着统计的间隙,李四季安排牧野集团的员工去临时采购食材,不用太好,让今天来的职工们都有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李四季拿着最终的统计结果,清了清嗓子。

在跟牧野集团和政府代表简单交换意见之后,最终新一届的裁衣厂领导班子的决议,才是工人们最关心的。

“同志们,静一静。我说几句”李四季敲了敲话筒。

刺耳的电流音盖过了噪杂的会场。

“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全部调研完成,最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不少。但眼下马上要过年,最主要的我会先提出前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个解决办法也是通过区政府相关同志的认可的。”李四季看着满眼期待的工人,心里也是感触不已。

“首先,牧野集团全权全责承包郑市裁衣厂邙山分厂,有责任和义务对裁衣厂前期拖欠工人工资进行兑付,所以党支部决定从明天早上九点钟开始,按照厂区依次对1991年8月至1992年12月的薪资进行统计核算及兑付。”

李四季的话刚说完,全厂顿时想起了海啸般的掌声。

“有救了,有救了”

“我说什么来着,这个李厂长,不是一般人,大气啊”

“呸,刚在厂门口,你还说人家骗人呢”

李四季双手示意,会场安静了下来。

“其次,对于大家关系的福利待遇问题,本着开诚布公和对厂子负责的态度,这是个长期持续进行的事情。经过研究决定,自1992年12月开始,裁衣厂将会正式更名,更名后隶属于牧野集团旗下,享受和牧野集团同等待遇和职级薪资考核办法。”李四季眯着眼,看着工人们的反应。

足足安静了七八秒钟。

大会堂里才响起讨论的声音。

“这位李厂长,是牧野集团的人啊?”

“不会是那位牧野集团的老板吧”

“哎呀,这要是做女婿,真是再好不过了。”

“三婶,我们在说正事呢,什么女婿不女婿的。”

“李厂长说的啥意思啊,我没听明白啊。”

“你真是榆木疙瘩的脑子,牧野的待遇在咱们郑市那是多少人羡慕啊,这是要给咱涨工资啊。”

接着,会场里响起更加热烈的掌声,似乎这个寒冬也不再寒冷。

“安静,安静!”

李四季看了看站在一旁,用冤大头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区政府的相关人员,也并不在意。

继续说道:“大家第三个关心的问题,是复工。其实我也理解,就算解决了过往的问题,但是如果厂子不复工,不生产,毕竟都是昙花一现的利益。这一点,我需要明确告诉大家,复工就是明天,但没有生产任务。”

李四季说完,工人们炸开了锅,似乎都在担心,所谓的复工不复产的问题。

“安静,安静!”

李四季知道,这对于工人的影响有多大,不生产,那就意味着未来厂子可能还是不赚钱,厂子不赚钱,他们这些工人还是无根之萍啊。

“我理解大家的担心,但请同志们听我说。咱们裁衣厂从1958年开始投产,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设备老化、款式单一,当然,质量还是不错的。但老百姓如今看的不仅仅是质量,还有除旧出新。”

“我前几个月去了羊城,去了港岛,也联系了一些港岛的企业和商人。接下来的复工,我们要对厂子进行全面的翻新和整修,对安全生产要进行更严格的检查,也就是阴历年前后,我会联系港岛的华人商会来郑市,各位,未来可期。”

李四季话刚说完,还没等工人们作出反应。

一旁邙山区的政府工作人员已经像是两眼放光的饿狼一样盯上了李四季。

当下能来进行裁衣厂交接的,差不多都是市政府或区政府相关单位的人,比如工商税务、比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比如政府办的等等。

这些人当下最有压力的任务就是招商引资啊。

倘若这位李四季老总能够引进港岛资金进行郑市投资......

未来仕途可是一片光明啊。

怪不得他们不眼红心动了。

当然。

这也是李四季刻意为之,其实关于纺织设备的预定,早在李四季在鲁县的时候,就已经通过电话和羊城、港岛接触上了。

大陆的纺织机械如今大多已经过时了,效率跟不上、纺织事故也频发,更无法完成更为精密的制作。

但对于如今活跃在东亚及东南亚的国外资本来说,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是已经几乎无利可图的行业了。

甚至连纺织机械和设备,也是在王日祥联系的华人商会协调下,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李四季,如今东西还在公海上,等相关的审批结束后,就可以经港岛、羊城,通过陆地运输送到郑市。

当然,如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服装款式的设计。

只是李四季虽然知道这个时代所流行的喇叭裤、中山装、甚至于衬衫之类的设计,但也只是能够简单的给出建议,具体的设计和完善,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不过这些,李四季心里有所打算,并不算难办。

最难办的,其实就是政府单位的工作人员。

如今自己抛下了这个鱼饵,想必大鱼小鱼都会循着味儿赶上来的。

十二点三十分。

裁衣厂大礼堂的调研和问题基本已经解决,李四季早先就说了,只会先解决最要紧的前三个,但如此雷厉风行且高效的处理手段,也让全场工人们更加有信心。

再看到牧野的员工两人一组抬着几十个盛满热腾腾肉面条的大桶摆放在台上的时候,一些工人想起这一年多发不下工资的日子,不由得更是两眼通红。

李四季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面条。

蹲在大礼堂的台子上,跟吕把头等十几个工人围成一圈,吃的津津有味。

兴致来的时候,牧野的员工更是端上来一大盆大蒜。

一口面条,一口蒜。

李四季既严肃有权威,又亲近工人的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一直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工人们才算慢慢散了。

第二天要复工,首先进行的就是卫生打扫、设备检修、安全检查,各种事情多如牛毛,但李四季并不会在这些事情上过于浪费精力。

毕竟今天带来的牧野员工已经初步与裁衣厂三大厂区的工人干部进行了接触,接下来要逐渐渗透管理,这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李四季简单跟同行的市区政府干部们介绍了关于引进港资的事情后,侯英就驱车带着李四季赶往绿城大学。

自己当初牵头设立的研学项目,当下更是可以借助绿城大学的力量对裁衣厂服饰设计进行具体化,这不仅有利于绿城大学,更因为学生们是潮流前线较强的接触者,所以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贯彻李四季的一些关于服饰设计的想法。

腊月二十三。

北方小年。

裁衣厂已经正式更名为牧野服饰,相关工商税务的手续办理的很快,也在李四季预料之中。

连续进行了近两周的厂区检查检修,更是查出了大量的安全问题,也让李四季心头稍微安定一些。

设备运转尚且无碍,但库房的原料核对却出了不小的漏洞。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入库单和实际库存登记的不一致,甚至于原料质量也有些出入。

比如原本登记入库的是一级面料,材质为新疆棉;但实际上库房里存放的也算是一级面料,材质却是宁夏棉。

两者不论进价还是手感,甚至在服饰的制作上,设备的损耗上都是有区别的。

这种问题,其实李四季心里也有预期。

毕竟国有厂区的问题,在后世其实剖析的很清楚,吃拿卡要的问题,也是拖累国有厂区最终难以为继的一项重要原因。

所以在牧野员工正式开始入住和管理之后,李四季正式申请设立了牧野服饰党支部,自己先临时担任党支部书记,这就相当于先把尚方宝剑拿在手里,以后就算真的遇到了贪腐和管理问题,以党支部的名义就会好办许多。

当然,这是后话。

如今牧野服饰几个月内尚不能产生利润,各项准备工作也如火如荼,牧野集团对这家子公司的财务支持相对也还充足。

只是小年这个传统节日到了,这就是要开始休工的前兆。

李四季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在今年针对全厂共1089名正式职工和132名非正式职工进行春节福利的发放。

侯英看着工人拖家带口的来厂子里领春节福利,嘴角抽了又抽。

转身回到厂长办公室,气鼓鼓的坐在炉子旁。

李四季正在厂长办公室查阅过往上下游原料采购和销售清单,看到侯英的样子,不由得笑了笑。

“猴子,怎么了,这么大气性”

侯英撇撇嘴。

“李总,我就是不明白,这些人啥事儿不干,又是给他们涨工资,又是发福利的。咋这么好命呐!”

李四季心里微微叹气。

侯英尚且这样想,那其他人估计也是一样的想法,以为自己这位新厂长只有蜜枣,没有大棒。

如此以来,那些手脚不干净的,恐怕会更明目张胆吧?

“猴子,我自有打算。你去绿城大学一趟,如今放假了,还把人家服装设计学院的十几个老师学生留着,也是不好意思。”

李四季顿了顿,继续说道。

“今天是二十三,咱们发福利,也得对人家有些表示。你给李二发经理打个电话,让郑市联络处的人去采办点水果和年货,每人一份,学生不太好带走,就按照100元每人发现金,老师们的话,就直接发年货吧。”

侯英点点头,抓起桌子上的车钥匙起身就要离开。

“对了,猴子”

李四季想起了什么。

“这个事儿办完,你跟我一起去一趟发改委家属院,别忘了好好再办一份礼。我估计刘叔叔新上任,忙起来啥都没准备,念儿自己在家也是操心。”

侯英撩开门帘,答应着出门了。

牧野服饰乱中稳进,也算是合乎情理。

从港岛引进中转的鹰酱国新式纺织设备也已经到了羊城,其中豫省发改委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不然光是海关的批条就让李四季头疼。

李四季在郑市并没有正式居所,所以一般晚上要么在酒店住,要么就去发改委家属院刘广胜家住。

如今李四季和刘念的事情也摆在了台面上,所以李四季打算今年过年的时候,带着刘念回一趟圭章,毕竟李四季在老家无父无母,但前院二大爷还在。

男婚女嫁,理之自然。

只是如今刘念大学还没毕业,尚要继续深造,李四季呢也觉得现在二十岁上下结婚还早。

但订婚的事儿刘广胜既然已经提出来了,那就选选日子定下来,也算给双方一个安心。

再加上逢过年,李四季雷打不动的要去一些紧要人家里坐坐,如此已经成了惯例,骤然省了这一道反而不好。

待到来年,牧野服饰增添设备、服装设计定稿甚至于王日祥联系的华人商会也要组织大陆考察团,这些都是事儿。

另外关于电视机的事情,李四季还在跟鲁省和冀省两家生产黑白电视机的国有厂进行接触,这才是接下来主要的方向,更是马虎不得。

如今市场上。

主要的电视机在大陆销售有两大种类,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但是相对的,不论哪一种,价格都很高,其中利润自然也很可观。

尤其是以陕省无线电一厂的海燕牌、京城电视机厂的牡丹牌、魔都电视机厂的金星牌最为紧俏。

而魔都作为改革第一线,如今经济地位愈加重要。

魔都电视机厂也是大陆第一家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厂家,所以相对来说金星电视的品牌赞誉度也相对较高。

但并不是所有国内电视机厂的日子都好过的,毕竟当下能买得起电视机的家庭,非富即贵,更是有一批原本生产黑白电视机或者电视机零部件的厂子,如今因为设备老化或技术问题,正处于破产倒闭的边缘。

按照李四季的想法,其实就是后世的贴牌。

用囤积的货物,借助一家电视机厂进行新品牌的造势,然后快速的回笼资金,最后才要开始进行产品生产线的引进。

如果记得没错,当下的1992年。

鹰酱国已经是家家户户用上了彩色电视机的时代,电视机市场的饱和造成了其生产线的亏损,上一世李四季印象里好像就读过类似的文章,说鹰酱国的电视机厂家,甚至巴不得转让出售几条生产线,用以降低设备损耗费用和工人维护费用。

当然,这更是要通过港岛一些人才能办成的事情,但却不影响李四季将会在开春之后先行动起来。

当下的李四季,几乎脱离了原本的思想观念。

早早的就抛却了一些简单的想法,更像是要挑战上一世无法打破的宿命一般。

万家灯火万家红。

1992年的阴历春节到了。

鞭炮声、烟花声、嬉笑声,让这个春节更有了李四季以往不曾体会过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