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

第53章 是斷絕金人後路的時候了

字體:16+-

對於訓練新式軍隊這種事情,趙諶還是很有心得的。

他本身就是一個出色的軍人,從新兵開始,一直到成為一個職業軍人,他完全清楚如何將一支隊伍建立起來。

雖然不可能像現代軍隊那樣,知道為何而戰,可是放在這個時代,已經足夠用了。

盡管**寇銃現在其實隻能算是初級火器,沒有那麽牛逼,冷兵器格鬥能力依舊是最重要的,可是卻可以增加宋軍在野戰中麵對鐵浮屠這種具裝騎兵的手段,這一點,非常重要。

實際上這一批宋軍還是經驗很豐富的,雖然在之前被消滅了不少,然而主力尚存,他們不管是麵對重甲步兵、輕騎兵,都有著很豐富的對抗經驗,麵對具甲騎兵也不是沒有手段,隻不過死戰不退的士兵太少了。

**寇軍練出來之後,在野戰中能夠保持足夠的對抗能力,這對現在的宋軍來說很重要。

接下來的訓練,就是訓練對**寇銃的使用了。

這些操作並不複雜,不過有很多工序,陳規整理了一下之後,足足有二十多條,從用通條清理槍管,到放火藥,到放彈丸,再插引線,用火繩點燃引信,平舉瞄準……這一切要做到統一,其實非常難。

還好,趙諶從一開始,就給陳規引進了標準化流程的思維。

槍管都是用模具打造,彈頭也同樣如此,這樣裝起來會很統一,同時火藥也用紙包著,份量統一,用的時候咬破紙包,往槍筒裏倒一點火藥,接著把紙包放進去,然後再放彈丸,同時插入的引信長度也都是一樣的,這樣一來,隻要點火時間統一,那麽基本上就能在接近的時間裏一同發射。

這種流程已經基本上達到火繩槍的規模了。

實際上趙諶是直接想上燧發槍的,這玩意技術難度其實並不高,和現在的火藥槍差不多,但是最難的就是材料,尤其是製造彈簧的材料,這東西用鐵水不行,得上真正的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