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忠是在半月前,帶著他三千勤王的義軍,來到汴梁城下的。
他是陝西人,屬於邊地豪俠那種,在當地有很大的名氣,家財不俗,而在聽說金人南下之後,他變賣了自己全部家產,招募士兵,帶了一支三千人的軍隊前往汴梁來勤王。
在勤王軍中,也算是獨樹一幟了,畢竟別的勤王軍,基本都是各地本身的部隊,隻有他這支,算是純粹的義軍。
這種行為被大宋朝廷大肆誇獎,趙桓親自接見了他,給他補了一個承節郎的武官職位,不過他手下這三千人也隻能算是義軍,進不了正規軍的行列。
這段時間待下來,李孝忠也覺得沒什麽意思,畢竟數十萬人的對峙中,他這三千人,似乎也起不了什麽作用。
然而趙諶卻在這個時候找到了他。
“少嚴,你毀家紓難,募兵勤王,可見你心中是有大誌的,本太子很欣賞你這樣的表現。”趙諶開門見山的對李孝忠說。
對這個九歲的太子,李孝忠不敢怠慢,畢竟聽了太多太子帶兵去河北來回殺了一通,先後剿滅金人近萬,帶出去的部隊卻隻戰死百餘人的輝煌戰績,雖然他有名將之姿,然而現在還隻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隻不過我大宋軍製,自有其規則,你招募的這些勇士,雖然都是西北的剽悍之士,能騎馬上陣格鬥,然而如果將你們單獨成軍,一來沒有這個先例,二來也容易讓其他將官不滿。”趙諶繼續道。
李孝忠點了點頭,這一點他很清楚,他在西北雖然有很大的名氣,可是並不是將門,也就是說,對於軍隊係統來說,他就算帶了這三千人,性質也就是義軍而已,和其他士兵不是一回事。
“所以不管是讓你繼續在汴梁城下協助防守,還是跟著我出去打仗,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我帶的四軍,**寇、遊奕、破敵、背嵬,原本都是大宋士兵序列裏的,雖然**寇是新組建的軍隊,主要因為是我的親軍,所以其他士兵不會有意見,如果帶你們去的話,確實會有一些問題。”趙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