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电话,王长辉去了一趟局长办公室,把孙飞扬的话挑重点、挑兴奋点给局长汇报了一遍。
局长耐着性子听完,明显没有兴奋起来,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便埋头继续看着身前的文件,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以前对他爱搭不理,现在高攀不起。
王长辉有些失望地默默退出了局长房间。
局长的冷淡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市民广场如今已经被市民完全占领,群众性健身、娱乐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似乎已经不再需要那台悬而未决的沉浸式剧目来让广场更加热闹沸腾。
此前争执的两派也早已偃旗息鼓。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场派虽暂时做出了妥协,但随着嗅觉灵敏、舞步轻盈的大妈们倾巢而动、占领广场,替他们夺回了最终的胜利,他们也乐见其成;而商演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不容易获得的胜利就这样在主创团队的渺无音讯中消磨殆尽,虽对孙飞扬他们怒其不争,但也束手无策。
广场一角,春晚搭建的舞台已经落满了树叶和尘土,仿佛匍匐着一头已经失去了生动的灵魂、只剩下庞大而陈旧躯壳的灵兽。
在援疆前指,很多人对古城广场的热闹很有些自鸣得意,让一个边疆城市的广场变得炙手可热,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政绩。
但只有少数人扼腕叹息。
毕竟,我们国家不缺少这样的市民广场,缺少的是真正的文化广场。
而喀什的古城广场,本身就具备了一个历史文化广场得天独厚的基因和悠久深沉的历史底蕴,本可以变得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却就这样沉沦下来,泯然于众。
文化需要蓄积、历史需要沉淀,这都是一个相当漫长、沉默、寂寥的过程。
不然,为什么人们总说:静待花开。
而不是闹待花开?
当一件事物离喧嚣越近,离文化也就越远。
王长辉就是这样的少数人。
当他看着古城广场一天天变成自己曾经异常熟悉的样子,就觉得异常陌生。
孙书记也是这样的少数人。
古城广场的舞台之所以现在还能蹲守一角,全靠孙书记的庇护。
孙书记曾在王长辉面前提过一嘴:“孙飞扬的剧目,准备得怎样了?”
“他还在深入基层,丰富素材。”王长辉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其实,他也不知道孙飞扬到底准备到什么程度了。
孙宇翔一愣,随即笑道:“现在还愿意使笨力、下苦功的年轻人不多了,我们这些人,要保住他们的舞台。”
王长辉点了点头。
古城广场的舞台是保住了,可王长辉也不清楚,孙飞扬施展才华的“舞台”,到底还在不在。
不过,从局长办公室出来后,王长辉深思良久,决定暂时不把孙飞扬此次的求助告诉孙书记。
一是孙飞扬的要求,他自己就能满足;
二是剧目到底开发到了哪一步,孙飞扬讳莫如深,王长辉也不好在孙书记面前擅自发挥。
“静待花开吧。”
王长辉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
一个星期后,王长辉就接到了季昌全的电话。
当季昌全告诉他,上次的回鹘服饰图样已经按照王长辉的要求,全部变成了成品,并寄往了指定的地址,王长辉当时就吃了一惊。
“这么快?”王长辉惊呼道。
“那些都是典型样式和图例,只是为了舞台效果略微放大或渲染了一番。我们只需要将程序稍作修改,立刻就能成衣。”季昌全得意地说道。
“不会是粗制滥造吧。”王长辉笑道。
王长辉随口开的玩笑,却让季昌全大为震怒。
“老王,你是怀疑我们的专业?还是怀疑我们的专业!”
王长辉立马明白了季昌全的话中所指:前一个专业是行业,后一个专业是精神!
“老季……”
“砰。”
王长辉的话还没说完,季昌全就愤怒地挂断了电话。
“这老季,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暴躁?玩笑话岂能当真?”王长辉无奈地看了一眼电话,喃喃自语道。
忽然,他的手机响起了一声微信提示音,紧接着,便响成一片。
他慌忙掏出手机,想要立刻阻止这突如其来的微信轰炸。
当他打开微信,看清发信人后,哭笑不得。
微信是季昌全发来的,不过,没有只言片语,全是图片。
准确地说,全是衣服的图片。
王长辉依次打开,仔细欣赏,脸上逐渐洋溢起笑意。
那是孙飞扬定制的回鹘服饰。
王长辉完全没有料到,当图稿变成成衣后,竟如此精美靓丽!
图片上不仅有每一件成衣的全貌,还有袖口、衣领、衣襟、图案、纹饰等细节,甚至连面料的纹理都一览无余。
每一件都用料考究,精美绝伦!
“想不到老季他们开发的复刻技术,竟高妙到了如此境地!哈迪尔手工复刻的生存空间,怕是要被极度压缩了。”王长辉一边惊喜赞叹,一边又扼腕惋惜。
“喂,老季,想不到啊,短短几个月,你们的技术就已经炉火纯青!这复刻出来的成衣,都快超越手工的精细了!”王长辉再次拨通了季昌全的电话,一出口,就是一顿疯狂的赞美输出,生怕季昌全再次挂断。
“什么叫快超越?已经全面超越了!这是哈迪尔亲口承认的!”季昌全仍然不满地说道。
“那……感谢了。”王长辉顿时哑口无言,连忙以谢为退。
不过,季昌全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一下子设计了这么多成衣,你们到底用来表演什么节目?”
“到时你就知道了。”
王长辉赶紧道了个别,挂掉电话。
毕竟,连他都不知道孙飞扬最终会创作出一台怎样的剧目。
几天后,王长辉收到了来自莎句县委宣传部的邀请。
莎句的“十二木卡姆”艺术团将赴上海进行演出,如果演出顺利、口碑爆火,也许会开启全国巡演,将这项世界级的非遗艺术带给全国观众。
莎句县委非常重视此次新疆代表性文化艺术的输出,在出征前,决定邀请相关人士共同观摩,提出改编、完善意见。
王长辉作为莎句文旅局曾经分管文化旅游工作的副局长,对“十二木卡姆”艺术是非常关注的,对如何推广也很有见地,只不过还来不及行动,就调换了工作岗位。
这次在黄勇书记的力荐之下,他也在受邀之列。
成立于2007年的莎句县十二木卡姆文化传承中心,是莎句政府为保护和传承十二木卡姆艺术而设立的专门机构。
这里不仅有可容纳数百人共同演奏的表演大厅,还设置有展览厅、排练传承厅。
传承中心每日都向游客开放木卡姆节目的演出,还不断从所辖各乡镇选拔出有志于钻研这项艺术的民间艺人进行专业培训,让木卡姆艺术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当王长辉安静地坐在台下,听着萨它尔、艾捷克、胡西塔尔、热瓦普、卡龙琴、巴拉满等新疆古老而独有的乐器一起发出动听的齐喑,看着台上穿着艳丽的维吾尔传统民族服饰的民间艺术家们飞快地原地旋转,鲜红的裙摆随之飞扬时,一个异常大胆的念头忽然在心中闪现,让他攥紧的拳头里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表演结束后,所有被邀请来观摩、指导的专家领导们都对节目大加赞赏,纷纷表示十分看好“十二木卡姆”全国巡演的前景。
当轮到王长辉发言时,他看了一眼皆大欢喜、准备收拾东西离场的诸位,用力清了清嗓子,用一种严肃而郑重地语气,缓缓说道:“我认为,十二木卡姆,离走出新疆,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