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剛走到門口,又停住腳步回頭看向田望春:“望春大哥,一定要給你表哥保暖。這個病比較怕潮怕寒!”
“好,我記住了。”田望春把秦嶺送到大門口。
秦嶺一邊走一邊在思索。
他雖然確診了田望春表哥患的是什麽病,但是否能買到特效藥還不得而知。
而且,就算藥能夠買到,病人的身體狀況也並不樂觀,因為他不確定病人的身體,能不能吸收藥性?
能否搶救過來得靠田望春表哥的造化。
經過診脈以及聽了田望春表侄女的講述,秦嶺可以斷定病人得的應該是柯山病。
克山病亦稱地方性心肌病,首例患者在黑江省柯山縣出現,由此得名。
當時官方調查之後卻被定為“時疫”。
該病急性的難以治療,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但慢性較之急性要好治一些,但死亡率仍在百分之20%左右。
所以,哪怕田望春的表哥得的是慢性柯山病,不治的風險也非常高。
因為前世他就親自參與了對這種病的研究。
鑒於這種地方病死亡率確實太高,再加上十幾年前大夏北部地區暴發流行該病,所以最高當局便責成多個醫學院校以及衛生部直屬單位,深入到病發地開展防治研究。
1982年,秦嶺大學畢業後正好趕上這個機會便參與其中。
經過一段時間認真研究,調研人員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最終將病死率從80%以上控製到20%以下,但依舊沒有辦法徹底地消滅這種病。
1984年,國家對治療柯山病更加重視,把對該病的科研工作列入國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關項目。
秦嶺再度以藥物學團隊的骨幹參加了該項目研究,最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徹底攻克了這種病。
因之,對於柯山病的治療應該用什麽藥物,就這個時代而言,還真沒有人比秦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