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徽向來和藍玉交往密切,自然也是朱允熥這一派係的堅定支持者。
雖說朱允熥已經明確地表示出自己願意就藩,但是藍玉一派對於朱允熥的期望遠遠不止於此。
就藩?就什麽藩?
直接入住皇宮才是最佳選擇,何必如此這般來回折騰。
然而,這樣的想法卻無法直截了當地說出口。
於是,詹徽從容地說道。
“陛下,此事與其詢問微臣,倒不如問問吳王殿下本人,或許他對於這個問題有著屬於自己獨特且深刻的見解!”
朱元璋對這個回答感到頗為滿意,隨即轉頭看向了朱允熥。
“允熥,對於呂學士和給事中們所提出的意見,你有什麽樣的看法?”
朱允熥向前邁出一步,說道。
“皇祖父,臣孫以為,幾位大人所言句句在理,如今天下百姓正在水深火熱之中遭受著災苦,如果孫兒執意要求就藩開府,確實顯得有些不顧大局,咱們對這事兒采取一種變通的方式來執行?”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
“如何變通?你詳細說來讓朕聽聽。”
朱允熥接著說道。
“不如先從現有的宅院中劃撥一處相對較小的,供孫兒暫時居住,待到日後國家財政狀況逐漸寬裕,再說,如此一來,既沒有違背朝廷的製度規定,又能夠緩解當局麵。”
朱元璋問道。
“你當真願意如此委屈自己,接受這樣的安排?”
朱允熥一臉誠懇說道。
“皇祖父一心以天下蒼生為重,孫兒又怎敢因為個人的私欲而不顧全大局,況且,能夠為大明分擔解憂,孫兒心甘情願。”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好,不愧是朕的好孫子,能有這樣的胸懷和覺悟,實在是難能可貴。”
這時,朱棣插話說道。
“父皇,允熥賢侄如此深明大義、通情達理,實乃我皇家的一大幸事,但這開府之事,終究是朝廷一直以來的規製,不可輕易地做出更改。兒臣認為,不妨先讓允熥賢侄在京城尋覓一處合適的住處暫且安頓下來,待日後時機成熟,再行開府就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