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起土木堡

第149章 享受那份远离尘嚣的自由与轻松

字体:16+-

这样看来,这次的成功简直就像是利用了一个bug来作弊一样令人难以启齿。

“怀来伯说的都是真的?”

陈循满脸的难以置信,仿佛在质疑自己是否听错了什么。

他的眉头紧锁,眼底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像是不敢相信,又像是隐隐的嫉妒。

“那当然。”

李承影挑了挑眉,毫不在意地回答着,“你以为这段时间我像你们一样,整天琢磨怎么赢得一个无聊至极的赌局吗?或者你是不是以为我一直沉浸在游山玩水的乐趣中而忽略了国家大事?”

说到这儿,李承影停顿了一下,仿佛是为了让对方有足够的时间消化自己的话。

“其实啊,我是受陛下的重托,去寻找最适合修建学院的理想之地。”

听到这里,坐在一旁金碧辉煌、雕刻精致龙椅上的天顺帝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从上面直接跌落下来的冲动。

他太了解李承影这个人了,自己从来没有跟他提起过修建学院这档子事,甚至可以说整个主意完全就是这位老朋友自己主动提出来的。

至于外出考察这件事,在很多人眼里可能看来是逃避现实中的种种纷扰与压力的行为,但实际上呢?天顺帝清楚得很,李承影确实是在享受那份远离尘嚣的自由与轻松。

要不是身为乖宝宝代表的朱见深以及京城周边皇家猎场里那些无辜的小动物们,甚至是海边被捉弄得满身泥泞的螃蟹和鱼虾们纷纷站出来证明这一点,恐怕谁都不会知道背后隐藏的真实情况吧!

不过这些事实对于一贯厚颜无耻却又极其擅长自我美化修饰的李承影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

相反,他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将本应属于休闲假期的性质颠倒了个头朝下,瞬间变成了为国为民、勤政爱民的模样,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陛下如此高瞻远瞩,连我这个做大臣的都自愧不如!”

说完这段言不由衷的话后,李承影竟然还一脸正经地点点头,丝毫没有表现出哪怕谎言带来的羞愧感。

面对这样的言论,原本还想反驳几句的陈循只能无奈地低下头,用充满挫败感的声音感叹道:

“老夫真乃不及怀来伯也!”

这一刻,从他的语气当中不难听出那种发自内心的谦逊与认命的态度,尽管内心依旧充满了不甘。

“但是,既然是赌局,输了就得付出代价,不然怎么继续立在天地之间。”

李承影的目光坚定如铁,仿佛他的每一句话都能化为锋利的刀刃,割破这金殿内的沉闷空气。

他的语气充满了正义和不容质疑的决心。

陈循被李承影那番话深深打动,内心中对这位年轻将领的尊敬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该如何做,还请怀来伯示下。”

此时的陈循完全相信了李承影,如果他真的要求自己怀抱炸药包去敌方大营,想必他也定会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

然而,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既然已经输掉了这场较量,那么是不是可以把赌注里提到的钱先给了呢?”

此言一出,仿佛平地上突然响起了雷鸣,震得整个空间内回**起阵阵难以置信的吸气声与窃窃私语。

大家万万没想到,在这样严肃庄重甚至可以说是悲壮的氛围里,李承耀竟能面不改色地提出如此直白又现实的要求。

陈循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满脸写着不敢置信:

刚刚那位豪情万丈、仿佛要为了正义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好汉现在竟然只在乎这些身外之物?这种巨大落差让人一时之间无法消化。

“算了看你的样子应该也没多少存款吧。

那就直接从你今后每个月领取的俸禄中扣除相应的金额好了,”看到对方窘迫的样子,李承景无奈地摇摇头,对于这个解决方式并不是特别满意。

听到可以分期偿还,而且不需要立马拿出一大笔钱来支付债务,陈循心中松了口气,紧绷着的脸庞也随之展露出笑容:

“哈哈哈,好吧!老夫虽然不服但是也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不过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为什么只能担任副手而不是让我直接成为掌门人呢?”

笑声背后隐藏着他未说出口的心酸与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

面对这样一个提问,李承影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选择了用更加幽默轻松的方式来缓解此刻微妙的气氛,“你就别瞎想了好不好。

首先我根本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去管那种事。

其次教导年轻人成长这种事情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啊。

退一步讲,即使我真的想去当那个什么‘老大’的角色,你也该问问我旁边站着的这些人是否同意才行呐!”

说着他还故意冲几位站在旁边的朝堂重臣挤眉弄眼,惹得他们纷纷低头轻笑不已。

这些都是振兴的股东,也是与自己关系最为紧密的一帮人。

每当想起他们,李承影的心里便五味杂陈。

这些人不仅仅是生意上的伙伴,更是自己多年来建立深厚情感的朋友和亲人。

如果自己去教书,那就意味着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振兴集团,这样一来,那些股东们自然会感到不安与不满。

毕竟,在这样一个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的环境里,任何人的离去都可能导致公司出现不小的震**。

“这书院的院长当然应该是陛下钦点的人选,只有这样,才算是正统的大明天子门生。”

说到这儿,李承影轻轻地掏出耳朵里的污垢,然后漫不经心地继续道,“将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治国理政。

无论是成为军人保卫国家、还是选择在田间劳作亦或是投身商海创业,只要是能够保证他们对大明这片土地以及其背后的皇权绝对忠诚,其他方面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包容。”

这番话不仅体现了他对于人才培养方向的看法,也间接表达了个人对未来学生出路的期望。

随着话语落下,原本紧张万分的空气瞬间被化解开来,陈循紧绷的心弦也终于可以放松了。

回想起过去这段时间所经历的种种风波——他曾无数次假设可能出现的情境:

有时想象着假如自己输了,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将会如何艰难地熬过。

又或者担忧当李承影败下阵后会不会耍赖拒绝承认结果。

还有就是那群手握重权却总爱计较得失的勋贵们是否会趁机勒索利益……当然也不乏对天顺帝是否会利用手中权利肆意改变约定规则的顾虑……

但最让人心有余悸的是关于失败后的情形描绘——倘若最终没能赢下这场博弈,李承影定会借此机会狠狠地羞辱一番对手以宣泄心中愤懑。

而那些向来不怎么友善的勋贵贵族则很可能借题发挥,千方百计打压异己。

更不用提那些文臣们的言行举止,在这种时刻往往会变得尤为刺耳,他们会争先恐后地站出来指责批评,并乐此不疲地将失败者推向更加孤立无援的地步。

幸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他心中毫无畏惧,既然当初与李承影立下那个关乎生死的赌约时,就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的准备。

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隐忧,担心一旦此次博弈中败北,李承影会彻底挣脱所有枷锁,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

那时,那些勋贵们将因为私利而紧紧捆绑在他的战车上。

而朝中的文官们则因自己的立场和之前的赌约已经输得一塌糊涂,失去了任何制约李承影的资本。

更让陈循夜不能寐的是,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李承影极有可能借机成为独揽大权、操纵朝局的权臣。

尽管目前在位的天顺帝皇帝对李承影极为信任,视之为心腹股肱,但谁又能保证这种信任会长久地延续下去呢?尤其是一旦换了几代帝王之后,人心难测,权力格局更是瞬息万变。

谁能预料到未来的某一天,会不会出现一位新君即位后不再重用或提防着李承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