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之巅:开局成就逍遥公子

第60章 共享食物

字体:16+-

许安没有理会他们,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他要急着回家去看看那辆新定制的手推车,这辆车可是解决他生活难题的关键。

地瓜炉子移动起来实在太不方便了,每当想起还没有生火的时候自己就搬不动它,心里就一阵阵焦虑。

更不用说如果已经点燃了炉火,炉子里的地瓜烤得焦香四溢时,那就根本无法再挪动一步了。

能够把这沉重的炉子装到手推车上,对他来说真是最好的选择。

可一般用的手推车由于设计的问题,车面太高,放上炉子后取放地瓜成了件极其艰难的事情,根本不适合使用。

经过一番考量后,他终于决定求助于村里最有经验的老木匠——铁柱叔,并委托他帮忙定制了一辆符合要求的新手推车。

当他们踏上归途时,远远地便看见了木匠林坤正站在自家门外,旁边停着一辆崭新的手推车。

原来林师傅已经早早将货物送到了目的地,不过见到锁住的大门还以为主人还未归来,没想到转眼间就看到了许安的身影。

“阿安,车子我已经送来了,你过来检查一下吧,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

林坤笑着对迎面走来的许安说道,语气里满是工匠特有的严谨与骄傲。

“坤哥竟然这么早就来了,该不会等了很久吧?”

许安急忙问道,心中既感激又有些歉疚,毕竟人家是特意为了自己的事而来的。

“没有的事,我也是刚到达呢!”

林坤摆了摆手,微笑着回答道,目光落在新做的手推车上,似乎对自己亲手打造的作品感到十分满意。

林坤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瘦高个子,虽然他的身材显得有些单薄,但整个人给人一种结实而可靠的感觉。

尽管他平时脸上总带着一副憨厚的模样,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感到烦恼,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在他的眼底捕捉到那几分精光。

这种光芒时隐时现,透露出这位木匠并不完全如表面般简单——尤其是当他与数字打交道时,那双眼睛更是如同鹰眼般锐利起来。

对于任何可能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无论是小到一块木料的价格谈判还是大到承接工程的选择,林坤总是会在心中迅速盘算一番。

那些看起来似乎对他无甚益处的事情,比如说曾经对许安兄妹伸出援助之手,就几乎从未被考虑过。

但这并不能抹杀他作为一个技艺精湛、深受客户好评的木匠所具备的所有优点。

这天下午,当许安推开那扇斑驳不堪的老式木门,将刚刚送到的新制作完成的手推车缓缓推入院子后,紧接着又地拉上了身后沉重的大门,仿佛这样就可以将外界所有的纷扰彻底隔绝开来一样。

接着,这位细心的年轻人开始不苟地检验起面前这件工艺品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来。

首先进入视野的是车子四周围最容易受到磕碰的位置:

那里既没有尖锐突兀可能会划伤手指或货物的木刺存在,也没有因为制作过程中不小心留下的凹凸不平的现象。

显然,在这方面,林师傅的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值得夸赞。

随后,许安尝试着双手用力握住了车子前面两侧略显圆润的设计合理的车把位置,并试图向前推动了几步。

随着动作的进行,可以清楚感觉到整个结构设计得相当均衡——不论是长度还是高度都非常适宜成人使用。

更重要的是,底下支撑着整体重量前行的关键部件之一——由实木打造而成的轮子,则表现出了极其优异的状态:

不仅转动起来十分顺畅毫无卡顿,而且在移动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哪怕丝毫角度上的偏差或者摇晃,充分展现了制作师傅非凡的技术水平。

正当他对这一切感到满意之时,身旁几个早已等候多时的好友也纷纷加入进来,一起合力抬起了那个专门为这次特别任务而准备好的笨重大铁炉,并小心谨慎地将其安置到了手推车上。

接下来便是至关重要的最终环节了——几人合作试着往前推进了一会儿距离。

幸运得很,即便是承载了如此重负,这款新车仍旧展示出了极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推行起来丝毫不让人觉得费力。

由此证明,无论从美观度亦或是功能性角度来看,这件作品均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简直无可挑剔!

终于,在完成了一整套全面而细致的检查程序之后,满脸笑意的许安这才放心地从怀中掏出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最后一笔款项共三百文钱递给了对方,“这车子确实做工精细且质量上乘啊,真得太感谢您了,林哥。”

言语间满含真诚谢意。

“别客气,既然没有要动的地方,我就先回去了。”

林坤收起桌上的铜板,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以后要是再有什么不合适的,随时去我家找我。”

他的语气平静却充满诚意,仿佛在这一刻已经将许安当作了一个可以依赖的朋友。

“嗯,我知道了,坤哥。”

许安点头致意,心里却不禁有些激动,这车可是花了自己足足六百个铜板的心血啊!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变故,但有这样一个人愿意伸出援手,对他而言无疑是莫大的安慰。

送走了林坤后,屋内只剩下了寂静与思考。

夜色渐渐加深,微弱的月光从破旧窗格中投射进来,洒落在那些散落一地等待整理的物品上。

许安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仔细规划明天需要准备的所有东西:

考虑到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未知情况,他决定带五十斤新鲜出土的地瓜作为试销品。

至于木炭,估计只要携带十斤就足够使用。

正当许安专心致志地收拾行李之时,一个念头突然闯入了他的脑海——该如何给这些地瓜定价呢?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且棘手的问题。

因为他清楚,在这片土地上,地瓜因其极高的产量和良好的耐储藏特性而广受欢迎。

特别是在食物稀缺时节,它更成为了许多人度过难关的关键资源。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地瓜在当地并不算是稀罕之物,到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俗语说得好:

“物以稀为贵”,然而对于过剩的商品而言,则往往面临着相反的命运。

当地市场上,即使是在最好卖的日子里,地瓜的价格也很少能超过每斤两文钱。

更多时候甚至是一文钱都难以吸引顾客的目光。

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设定合理的价格既能保证收益又能吸引买主,对首次尝试经营生意的许安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烤地瓜的价钱,自然是亲民的。

许安心中暗自盘算,想起一斤新鲜地瓜烤制后通常只剩下七八两的事实,他不禁眉头微皱,随后舒展开来——如果每斤定价三文钱,还是有几分赚头的。

为了确保自己能精确地称出地瓜的重量,避免出现差错,许安特别花时间突击学习了如何识别杆秤上的每一个刻度。

他反复练习直到能够在看到杆秤上标记的一瞬间就知道那是几斤几两。

确定自己掌握了这门技巧后,许安才安心地收起杆秤,准备早点休息。

毕竟第二天需要早起。

天色尚黑,东方尚未泛白之际,许安便早早起身。

二妞早已贴心地为哥哥准备好了简单的早餐,一份热腾腾的小米粥搭配几个自制的粗粮饼子,简单却温暖人心。

兄妹俩用过早餐后即刻出发前往镇中心集市摆摊。

原本计划独自一人前去卖烤地瓜,因为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十分消耗体力的工作,一个人完全可以轻松应对所有事情。

然而妹妹二妞却执意要跟着,理由是担心哥哥一个人忙不过来或者遇到什么麻烦。

拗不过倔强的小丫头片子,许安只得同意让妹妹随行。

抵达集市时,太阳正好刚刚探出头,但街道上已经有了稀稀落拉的人群穿梭其间,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叫卖声以及孩童的欢笑声。

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将推车停稳之后,许安迅速动作起来,先是仔细铺垫好木炭然后点燃,待其烧旺后再将十几个已经清洗干净的地瓜整齐地摆放在特制的托盘架子之上。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一股暖意从炉火中散发出来,而每隔一段时间,许安都会戴上那双厚实的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动每一块正在变得焦黄的美味。

他深知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每一寸皮下的肉质都能均匀吸收热量,从而散发出最为诱人的香气。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整片市场似乎都被这股独特的香甜气息所包围,无论是过往的商贩还是买菜的大妈们,都纷纷驻足停留,向许安这边投来好奇又期待的目光。

“咦,谁家炉子下面烤上地瓜啦?可不能吃独食啊,快拿出来大家分一分。”

一个清亮的声音划破了市场的喧嚣。

这个喊话的人显然是老顾客了,他的话语里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玩笑感,但更多的是对于共享食物这一传统的期盼。

周围的人听了,脸上顿时露出了期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