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4,开局挣脱恶嫂魔掌

第112章 二等奖

字体:16+-

1975年7月1日,龙山县文化战线文艺汇演在县政府招待所的礼堂里举行。

一大早,招待所的喇叭里就放起红歌。

上午八点,所有参加汇演的演员都集中到礼堂的后台,进行抽签,决定演出次序。

杨金山代表红星公社上前抽签,抽到一个吉利号——8。

他们坐在角落里,看着面前的近三十名演员。

除了代表瓦窑公社的姚站长有三十多岁,其他演员都很年轻,差不多都在二十岁左右。

一个工作人员对着大家喊道:“演出开始,请1号节目的演员上台,2号准备!”

一对青年男女跟在工作人员的身后,走过一个小门,来到台上。

他们这一走,所有的演员立即都跑过去,凑到小门边,掀起一面布帘,向舞台上看去。

舞台的中央放着一个高高竖起的麦克风,麦克风还是用红绸子包扎着的。

这一对青年男女是表演歌伴舞,男的唱,女的跳。

他们开始表演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席上,有五个中老年人心不在焉地看着。

他们一定是评委。

陈援朝一眼就认出,坐在评委中间的正是楚平原。

在这帮评委的后面,有县革委会负责宣传工作的副主任,有文教局的领导,还有下面各个公社的文化站负责人。

后排这些人与五个评委相隔两三排座椅,这样,评委在评分时才能不受影响。

“待会儿到我们表演的时候,也不知道楚老师会给我打多少分?”陈援朝满怀期待。

很快,1号节目结束,评委现场打分,分别是7分、6分、8分、6分、7分。

8分就是楚平原打的。

报幕员当场报分:“1号节目平均得分6.8分!”

这一对歌伴舞的男女在台上向评委们鞠了一躬,从另一个门离开舞台。

接着是2号节目。这是一个姑娘在唱红歌,最终得分6.4分。

3号节目又是歌伴舞,最终得分是6.2分。

……

前面的几场节目中,每一场的评分都是楚平原给的最高。

不一会儿,轮到6号节目,演员就是姚站长。

真的像刘少波所说,姚站长有一副金嗓子,她唱的《我的祖国》堪比郭兰英,连陈援朝都暗暗叫好。

一曲唱罢,评委们给的分数是8分、8分、8.5分、7分、7.5分。

报幕员当场报分:“6号节目平均得分7.8分!”

接着是7号节目的演员上台,陈援朝和杨金山准备。

杨金山的脸色有点煞白:“援朝,你紧张吗?”

陈援朝笑道:“你别管我紧张不紧张,反正你是很紧张!”

“我一点也不紧张!”杨金山还嘴硬。

陈援朝想了想:“我有点紧张!”

杨金山还给他打气:“有什么好紧、紧张的?”他嘴上说不紧张,都开始结巴了。

陈援朝也假装给自己打气,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姓陈,叫、叫陈紧张……”

杨金山直接被逗笑了。

陈援朝见他笑出来,应该就不紧张了。

很快,7号节目得分6.5分,演员怏怏下台。

陈援朝向杨金山招了招手,二人走过小门,来到舞台中央。

因为一个星期前就报上节目,组委会知道他们排的是小品,需要道具,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了桌子、罐子和大碗,罐子里有大半罐的凉白开。

几个评委听歌看舞,早就腻了,看到有新的节目形式,都从昏昏欲睡中打起精神。

陈援朝先来个开场白,甩个小包袱,台下的评委、旁边的工作人员、后台的演员都被他们逗笑了。

接着,杨金山开始他的表演。

这家伙自带喜剧特质,他自己设计了一种走路的姿势,看着就有喜感。

陈援朝每次灌杨金山喝水,都会逗笑大家。

最后一喝时,杨金山结结巴巴地说:“都说群众是水,武工队是鱼,我这条鱼,可真是太幸福了!”

他一边说,一边从嘴角往外呲水,有点像喷泉。

这一幕的效果太好了,所有人都是捧腹大笑。

至此,小品达到**,陈援朝又抖个小包袱,节目终于结束。

报幕员走上来,请评委现场打分。

分别是8分、8分、9分、8分、8.5分,最终得分8.3分。

到目前为止,陈援朝和杨金山得分最高。

回到后台,杨金山十分兴奋:“援朝,我感觉拿奖稳了!”

陈援朝笑道:“你的站长也稳了!”

杨金山问道:“我们能不能拿一等奖?”

来县城之前,刘少波就跟他说过,这次的文艺汇演只有前六名能拿奖,分别是一等奖1名,奖金300块钱;二等奖2名,奖金200块钱,三等奖3名,奖金各是100块钱。

如果他们两个能拿一等奖,就可以平分那300块钱,也就是说,每人能得150。

要知道,县里的普通工人,每月工资只有3、40块钱。

他们排练这个节目跟玩儿似的,却能拿到普通工人四个月的工资,那真是太幸福了。

陈援朝摇了摇头:“这个说不准,谁知道后面有没有黑马?”

“黑马是什么?”

陈援朝只好给他解释:“黑马就是实力强劲的对手!”

杨金山一脸的轻松:“不可能有人超过我们!”

陈援朝笑道:“但愿如此!”

事实证明,杨金山高兴得太早,文艺汇演快结束时,第24号节目爆了个冷门。

那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女演员,她唱的一首《英雄赞歌》也只能说还不错,比起姚站长,不管是嗓子,还是技巧都有明显的差距。

即便如此,这个女演员却得了8.4的高分。

杨金山气得差点跳起来:“怎么回事?这些评委是聋子吗?”

有人在后面低声说道:“这个女的是城关公社文化站的,她的父亲是县革委会的宣传部长!”

杨金山听了,立即熄火。

人家能拿奖,凭的是真正的实力。

陈援场却十分惊讶:“从刚才抽签开始,我就把所有的演员都打量过一遍。我从这个姑娘的身上,一点也看不出傲娇之气。她隐藏得够深的!”

杨金山在陈援朝耳边小声说道:“援朝,如果你把这个女人拿下,明天就能调到宣传部去!”

陈援朝一巴掌拍过去:“卞师哥让我去公安局当司机,我都没去,我会看上区区一个宣传部?”

终于,文艺汇演结束,陈援朝和杨金山演出的《咱公社的事》获得二等奖,奖金200块钱。

与他们一起获得二等奖的,还有那个姚站长,人家一人独得200元。

至于一等奖,肯定是宣传部部长的女儿。

每一个获得的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报幕员问陈援朝和杨金山:“你们两位获得二等奖,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陈援朝不是主角,就把杨金山推出来讲话。

杨金山学着刚才小品**时那一幕:“群众是水,武工队是鱼,我这条鱼,真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