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芸还有两周就要生了,母亲却迫不及待地和千里坐上了回老家的火车,连好不容易预约上的影视主题乐园都不去了。
她怕再晚就脱不了身——临近预产期,哪天生都有可能,若让她赶上,还如何走得了?
母亲走后,冯芸常常沮丧落泪。她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在职场输给周蕊蕊,在婚姻里输给芳柳公寓的小三,在母爱面前输给了哥哥。
她抚摸着肚子,又看看正在聚精会神画画的雨萱,想到自己也即将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对待一儿一女,绝不能厚此薄彼。
只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由谁来照顾雨萱呢?儿子出生后,她必是自顾不暇,而月嫂的主要任务是照料新生儿,雨萱怎么办?
老谭倒是自告奋勇,说白天可以将雨萱接到他那里,晚上吃完饭再送回来。雨萱自然是愿意的,只要带上两只小仓鼠,在哪儿待着都行。
冯芸虽觉得总拿自己的家事麻烦他不太合适,但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了。
“滴滴滴”,手机接连响了几声,微信通知提示有一笔转账,竟是婆婆发来的。
婆婆离京后,她本想拉黑她的微信号,后来事情太多忘记了。
她原以为这辈子都不会跟婆婆再有任何联系,谁料婆婆以一笔转账为契机,重新开启了二人之间的对话。
冯芸点了进去,看到转账金额居然是一万元。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仔细数了数,“1”后面确实跟着四个“0”。
什么情况?
结婚七年来,婆婆的账户从来都是捕鳝鱼的篓子——只进不出。冯芸把各种名目的红包塞进去,婆婆欣然笑纳后便没了下文。礼尚往来?不存在的。只有冯芸单方面的孝敬。
今天,鳝鱼篓子里破天荒地抛出一笔“巨款”,冯芸除了惊讶,还是惊讶——这是烂尾楼起死回生了,还是长期投资见效益了?或者……婆婆遇到网络诈骗,误将款项打给了她?
该怎么办?提醒她转错人了?算了,还是装作没看见吧。二十四小时后这笔钱会自动退还到她账户上,不必多此一举。
对话框的上方,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说明婆婆还在微信那头操作着手机。
她是不好意思还是不会撤回转账呢?冯芸纳闷。
几分钟后,婆婆发来信息:“小芸,这是妈的一点心意。钱不多,别嫌弃。上次来燕京给你添了很多麻烦,请你原谅。”
冯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真的是她吗?怎么像换了一个人?不仅给她转钱,还向她道歉,连称呼都变了。
“小芸”,她何曾这样称呼过她?这一切不是在做梦吧?
微信上的“对方正在输入…”还在继续。
她想起婆婆平时习惯用手写输入法,偏偏好多字还不太会写,发条信息要好久。
“您打字不方便就发语音吧。”她发过去一条信息。
“哎,发语音方便多了。等你生了,妈能来看看孩儿吗?”
婆婆的语调里,几分胆怯,几分期盼。
她要见孙子?
冯芸明白了,原来那一万块钱既是给孙子的见面礼,更是见孙子的敲门砖。
只是她和杨砾的离婚手续已经启动,等正式离婚了后,婆婆便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了。法律只给了孩子爸爸探视权,并没明确奶奶也有这项权利。
因为过去的恩怨,冯芸曾发誓永远不给婆婆见孙子的机会。那时,她没想到她会低头认错。
如今婆婆做出让步,她反倒不知该怎么办了。
“我不能收你的钱。这笔钱二十四小时后会自动回到你账上,到时记得查收确认。”
“为啥不能收?不是嫌少了吧?”
“我跟杨砾正在申请离婚,还有二十多天就可以正式办手续了。”
“真要离婚?……我还以为你俩就闹闹别扭。哎,他回燕京前我还特地嘱咐他回去跟你好好认错,以后好好照顾你的呢。他……他是不是又惹你生气了?”
语音里,婆婆说话带着哭腔。她是真着急了。
婆婆对杨砾回京后的行为一无所知,冯芸只好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
“这个浑小子,怎么走了他爸的老路?你们别着急离婚,我这就去燕京,好好劝劝他。不对,是好好骂骂他,我……我还要打他。这个浑小子,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您不用专程过来。我过几天就生了。月子里,我想清静点,希望您理解。”
冯芸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了婆婆。
她以为婆婆会生气,但她并没有,只是一再催她赶紧把钱收下,说那是给孩子的一片心意。还说,如果不收,她就天天转账,转到收款为止。
冯芸想了想,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就当是替尚未出生的儿子收下的。虽然她很快就不是自己的婆婆了,但毕竟永远是孩子的奶奶。她虽有过种种不是,但对孙子却是一片真心。
一笔肩负“破冰使命”的转账,打开了婆媳关系的新局面。
婆婆每天对冯芸嘘寒问暖:吃饭怎么样,睡眠好不好,有没有要生的迹象……她偶尔还问问雨萱的情况:病情恢复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正常上幼儿园……
这些突如其来的关爱,比那一万块钱更令她受宠若惊,她一面被动享受着,一面心里犯了嘀咕:如果婆婆知道她是铁了心要和杨砾离婚,还会对她这样好吗?
几天后,婆婆又发来信息,说自己其实早就来燕京了,住在家附近的小旅馆里,想来看看她,问她什么时间方便,不愿意也没关系,她能理解。
冯芸很意外,却并不反感,甚至还有点希望她能到家里来。临盆在即,她越来越担心突发状况。若婆婆在身边,好歹有个照应,她心里也会踏实些。
婆婆又来了,同样还是大包小包,只是包里没有一样是给杨砾的,甚至连“碗团”都没给他带。
她主动换了拖鞋才进门的。冯芸这里的规矩,她记得。
“儿媳妇,你怎么瘦了?”
这话听着分外耳熟,只是称呼变了。原本专属杨砾的问候语,现在轮到冯芸“享用”了。
“是吗?”冯芸摸摸自己的脸颊,不自然地笑了笑。
结婚七年,在婚姻即将终结之际,婆婆的眼里总算有了她。
婆婆将包里的东西取出来,在沙发上摆得满满当当。
小衣服、虎头鞋、拨浪鼓、百家被……
婆婆说,小被子是她亲手缝的,收集碎布料花了不少功夫,缝起来倒是快,老式缝纫机就是好用。
她还给冯芸织了一双毛线拖鞋,坐月子时穿。她说家里的拖鞋不是塑料的就是皮革的,穿在脚上冷冰冰,不适合在月子里穿。
冯芸虽不敢苟同她的看法,却也不打算跟她唱反调。她能感受到那份实打实的心意。
婆婆抖了抖提包,几只毛线编织的小玩具掉了出来。
“这是给雨萱的,也不知道她喜不喜欢。”婆婆有些不好意思,又问,“雨萱呢?怎么没在家?”
“哦,老谭带她去影视主题乐园了……这些玩具也是你织的?”
那些五颜六色的小老虎、小乌龟、小狮子……虽然配色毫无章法和美感可言,手工却是极其精致。
她从不知道,婆婆原来是这么心灵手巧的一个人。
婆婆把带来的东西归置好后,起身就要去做饭。冯芸连忙拉住她,说就两个人吃饭,别麻烦了,点外卖就行。
婆婆执意要下厨,说自己刚学会了煲老火靓汤,让冯芸一定要尝尝,和她家乡的味道是不是一样的。
她知道冯芸是南方人,也听说南方人爱喝汤。但她不清楚南方是个多大的范围,更不懂华南的靓汤与西南的蹄花汤属于不同的菜系,味道更是大相径庭。
她只是质朴而笨拙地表达着自己的善意和歉意,冯芸看了竟有些心疼。
说到底,人心是肉长的,真情实意永远暖人心窝,尤其是对于冯芸这样,内心极度缺爱的人。
吃完饭后,婆婆让冯芸去休息,说自己刷完锅碗就走了。
“你要走?”
“嗯,我在外面有住处。”
“留下来吧,住家里。”冯芸挽留道。
婆婆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扭过头去偷偷擦拭眼泪。
“好,我这几天先借宿在这里。你等我一会,我回住处去拿几件换洗衣服。”
冯芸问婆婆住在哪里,她却没有正面回答,只说很快就回来。
婆婆前脚刚走,谭铭之带着雨萱回来了,他还带来了一则重磅消息:杨砾因为和章薇之间的不正当关系,被匿名举报了。
举报信暂时压在院长手中,他还没找杨砾谈话,不知道下一步会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