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死之迷

薑維功過一

字體:16+-

薑維做為蜀國第四代執政大臣。(按照實際排列應該是第五代,前四位分別是劉備,諸葛亮,蔣琬,費禕。但個人認為蔣琬,費禕的主要貢獻應該還是發展內政,雖然蔣琬在外交方麵還是傾向於諸葛亮的方案,北伐曹魏,但實際上是沒有什麽大的行動的,因此在按照外交路線上應該分為第四代執政大臣)應該還是在三國的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各位看官,求個好評喲)。

作為蜀國的末路英雄,薑維的崛起是與蜀國的衰敗形影不離的,在英傑輩出的三國舞台上,他一出場便備受爭議,最後又不戰降魏,極富曲折的人生經曆讓薑維受盡後世爭議

。爭議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麵:

看好薑維的人會認為薑維是忠誠與忠義的化身,這一點深得恩師諸葛亮的喜愛。而且薑維勤奮好學,深得諸葛亮的真傳。

看壞薑維的人會認為薑維的外交路線出現了偏差,在蜀國國力逐漸衰退的同時不顧自身的實力連續性地發動對曹魏的戰爭,最後導致了蜀國的滅亡,他應該是蜀國的罪臣。

對於這樣兩種爭議,我們都不用輕易的采信。

研究一個人的好壞應該從他做事的成果來判斷,從他做了什麽事,做這些事情的目的來判斷他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用一種偏激的方法來說某個人是罪臣或者是忠臣都是片麵的,不客觀的。

具體說到薑維個人來看,我們同樣應該先看他個人的簡曆以及他做為執政大臣他更多的是在做什麽?

包括他做這些事的動機。

薑維,原是魏臣。他自小與母親生活,父親戰死殺場,成了烈士,而薑維自然就是烈士之後,曹魏為照顧這些烈士後生便封薑維為維官中郎,負責天水郡縣的軍事事情。

官職不大,意味著薑維根本沒有得到曹魏政權的肯定,隻不過是看在他已故父親的麵子上給個差事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