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科學發明

§5火藥的發明

字體:16+-

§5火藥的發明(1/3)

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用途很大,可以做爆竹,放焰火,也可以用來開山築路,還可以製造各種火藥武器。

火藥的原料是硫磺、硝石和木炭。大約在3000年前,人們就懂得砍伐樹木,燒成木炭,作燃料用。硫磺是一種礦物質,西漢年間,在我國華南地區就發現這種物質,人們把它叫做硫磺礦;後來,在華北地區的山西等地也陸續有發現。硝石的發現也不晚於西漢。在西漢人著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著這種東西,它常常附著在陰濕的牆根上,像霜一樣呈白色,形狀似針,有細芒,因此古人也稱為“芒硝”。

硫磺和硝石在發現後的一段時間內是作藥用的,《神農本草經》裏就記載著這兩種東西能治一二十種病。因為有治病的功效,有人就用來和其他的礦物按比例配合在一起放在爐裏燒,煉丹藥。據說人吃了這種丹藥就可以永葆健康,長生不老。但是,丹藥沒有煉成,人們卻意外地發現,爐裏的硫磺、硝石、木炭達到了一定的溫度,會散發出大量的氣體,從而引起膨脹,以至於爆炸。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藥的發明。火藥是中國漢族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硝石(其成分為硝酸鉀)則為古代製溶解金屬溶液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在利用燃燒方式製造丹丸時,可能由於偶然不慎將硫黃與硝石同時掉到炭火上,引發了產生火焰甚至爆炸聲響。煉丹家們從實際的經驗或有意的實驗中了解到,將適量的硫黃與硝石混合再加上木炭會著

火甚至爆炸。晉代著名的道士葛洪在他撰寫的《抱樸子.仙藥篇》裏有用雄黃、硝石、豬大腸油和鬆脂共煉丹藥的記載。雄黃含有大量的硫,硝石是強化劑,豬大腸油和鬆脂含有炭,硫、硝、炭是火藥的基本成份,這實際上已經是一種火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