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火炮的發明(1/3)
現代戰爭中的火炮源遠流長。 古代最早的炮是石字旁,顧名思義,一定與石頭有關。這種石字旁的炮叫拋石機, 是用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拉動杠杆,將石頭拋出去的作戰器械
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使用拋石機了。後來,隨著火藥的發明,火藥逐漸用於軍事。火炮則是用一種名為“拋石機”的工具改裝的。“拋石機”最初裝的是大石球,把大石球拋向敵人營壘;後來,把火藥做成火藥包代替大石球。由於火藥包比大石球輕,不但拋得遠,而且落地能燃燒,因此殺傷力也較大。
公元12世紀初,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開始南進。南宋不斷與金發生戰爭,所用的武器,除了“火毬”、“火蒺藜”等外,又有了火槍。火槍是在一根竹管裏麵裝上火藥,臨陣時點放。這種火槍是原始的步槍,也是管形武器的始祖。1259年,南宋壽春地區又有人製造了“突火槍”。槍管也是毛竹筒做的,竹筒中除了裝有火藥外,還有“子窠”。“子窠”發射時還會發出炮一樣的聲音。所以,“子窠”實際上就是人們初期使用的一種子彈,“突火槍”則是初期的原始的槍炮。
到了明代,火藥武器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飛彈”。“飛彈”,也叫“震天雷炮”,球形,用竹木紮成,再在表麵糊以紙,球身裝上兩個像鳥翅膀一樣的東西,球內裝上火藥和引火線,引火線燒完,火藥就會爆炸,殺傷力很大。
在北宋年間,出現了突火槍,這是一種竹子做的管狀火器,內安“子巢”,戰時點燃火藥,用火燒敵人。能夠起到震撼敵人的作用。這種火器的出現,對近代火炮的產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後來,在突火槍的基礎上出現了金屬管狀火器——火銃,並逐步發展成為青銅火炮。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青銅炮,是我國寧夏武威出土的西夏時期(與宋代同期)的火炮,該炮口徑為100毫米,使用鐵彈丸,這一發現,使鐵彈丸使用的曆史提前了近一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