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昭看了看眼前年邁的太尉, 來日之長安,在外朝官勢力未被陸家沾染這段時間內,最有力量的抗衡者就是吳淼。
隨著賀禕之死, 吳淼會重新接手一部分宿衛力量,三公之位也會重新調整, 甚至皇帝還會不會沿用三公製度都值得存疑。不過在處處對立之中, 陸昭也找到了她與吳淼的共同訴求,那就是維持長安的穩定。
因此陸昭也不客氣道:“此次攻入京畿,欲穩定長安, 晚輩有如下思量,還請諸公斧正。如今崔諒殘部仍在灞橋附近, 毗鄰長樂宮,隨時都有回攻宮城的可能。可先遣車騎將軍輔弼, 控製外城。但仍需德高望重者前往隴上,作為長安方麵的代表安撫百官。其次, 皇帝陛下身體狀況不佳,自賀氏謀亂後, 丞相府幾經易位, 政務蕭條。太子亦肩負行台之任,遷軍歸都之責,長安方麵隻恐力不從心, 還望太尉能夠代理丞相部分職務,為太子輔政。至於宮城重闕,晚輩既為勤王之師, 衝鋒之先導, 理應自勉克勞,不敢有辭, 忝預長安軍務,協同公車司馬,防禦兩宮與東闕。”
陸昭引前車之鑒,崔諒入主長安,自封丞相,軍政全掌,但從名分而言,完全不能服眾。這也就意味著崔諒必須要用額外的利益和精力去擺平這一股不滿勢力。現下,陸昭並不打算去碰外朝官勢力與三公職權,既然無法拿下名分倒不如圖謀實利,專心致誌地拿下禁軍更加重要。
另外對於吳淼這個老太尉,她也願意高高供在外朝。說真的,她不
怕吳淼攝政太深,反倒怕吳淼拍拍屁股走人。一旦軍功勢力沒有了頭麵人物的支持,必然會惶恐不安。屆時會回頭看看自己,那個時候自己隻怕怎麽看怎麽像下一個崔諒,惹人生厭。
如果她料算的沒錯,薑紹會出麵上隴,吳淼又攝丞相之務,屆時德高望重的離開的離開,就任的就任,這樣像尚書令等中朝官就不會有足夠分量的人物來配置。而她的最終目的也是不小,那就是以執掌禁軍的優勢出手拿到錄尚書事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