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論
內容提要
1927年後,由於政治形勢的變化,政治強烈地影響著文學,改變著文學的品格。許多作家的政治熱情也遠遠高出藝術創作的衝動,文學潮流隨著整個社會的變革而空前政治化。隨著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興起,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運用,五四時期以現實主義為主的多元文學思潮消失,革命現實主義成為主導文學思潮。與此同時,自由主義作家的文學與其他傾向的文學也豐富了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創作。無產階級文學與民主主義、自由主義文學的各自發展與演變,構成了這一時期文學發展的基本脈絡。
20世紀30年代中國社會的大變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現代都市與傳統農村的對立、相互滲透,引發和激化了知識分子在傳統農業文明與現代工業文明、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之間選擇的困惑,反映在文學的審美層次上,更形成了這一時期“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學派別之間的對峙與互滲。30年代的中國現代文學已趨於成熟,與第一個十年相比,這一時期的創作題材得到空前拓展,表現角度也有了進一步開掘。隨著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反映城市現代化過程中社會變遷、心理變化的作品大量湧現,革命者、民族資本家等一些新形象大量出現在作品中。第二個十年,由於文體意識的自覺,作家們在繼承第一個十年文體開創成果的基礎上有了新的開拓,許多體裁都有了新的發展,其中長篇小說、話劇取得巨大成功,長詩、報告文學也得到一定的發展,文學由五四時期的抒情時代進入了敘事時代。許多作家把人物命運與風雲激**的時代精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第二個十年厚實、有力、壯闊的文學審美風格。
教學建議
1.與第一個十年進行比較,分析本時期文學創作的潮流與趨向發生了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