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綜合教程

第一章 小 說

字體:16+-

第一節 概 述

內容提要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動**不安的生活空間,曲折起伏的社會事件,矛盾複雜的社會心理,使得長於描寫社會環境、展示人物命運的小說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作者與讀者隊伍的擴大,優秀作品的層出不窮,都顯示了小說在30年代的長足進展。

小說作者新人迭出,小說體式日益豐富,中長篇小說數量激增,三部曲作品大量出現,標誌著30年代小說的繁榮。

本時期柔石、艾蕪、沙汀等左翼作家,沈從文、蕭乾等京派作家,施蟄存、劉呐鷗、穆時英等新感覺派作家,都以各具藝術個性的短篇小說登上文壇並奠定了自己的地位。30年代引人注目的是中長篇小說數量的激增。影響較大的作品有茅盾的《蝕》三部曲、“農村三部曲”和《子夜》等,巴金的《滅亡》、“愛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老舍的《駱駝祥子》和《離婚》等,葉紹鈞的《倪煥之》,王統照《山雨》,柔石的《二月》,沈從文的《邊城》,蕭軍的《八月的鄉村》,蕭紅的《生死場》,李劼人的《死水微瀾》等。

曆史小說在30年代也有較大的發展。茅盾的《石碣》《大澤鄉》,鄭振鐸的《桂公塘》,巴金的《羅伯斯庇爾的秘密》,重在對曆史人物故事的新解釋,以與現實世界相對照;而施蟄存的小說集《將軍底頭》,則以現代心理分析成果對古代人物與傳說進行全新的解釋。30年代諷刺小說繁盛,作家有老舍、沙汀、張天翼等。沈從文、艾蕪、蕭紅等東北作家群,在小說體式上有相通之處,即小說的隨筆化、散文化、抒情化。

30年代小說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是“革命+戀愛”小說模式的出現。代表作家蔣光慈,代表作有《少年漂泊者》《麗莎的哀怨》《衝出雲圍的月亮》等,在革命題材的一貫粗豪的情感中注入浪漫的柔情。類似的作品還有洪靈菲的《流亡》三部曲、華漢的《地泉》、胡也頻的《光明在我們前麵》等。茅盾、瞿秋白等對普羅文學的這種“革命浪漫諦克”曾給予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