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綜合教程

第二節 戴望舒 卞之琳

字體:16+-

內容提要

戴望舒被稱為現代派詩人群的領袖。著有詩集《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他因創作《雨巷》一詩而聞名,葉聖陶稱他“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雨巷》雖使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稱號,但標誌著其創作風格走向成熟的卻是《我的記憶》。從《雨巷》到《我的記憶》的轉變概括起來有二:一是“字句的節奏已經完全被情緒的節奏所替代”。詩人放棄了對音樂旋律美的追求,開始了完全散文化的自由詩寫作;二是從在外部世界尋找“像夢一般地淒婉迷茫”的意境,轉向對自身靈魂的審視和內在自我的分析。與戴望舒有著相同的藝術方向,在東、西方詩學的融合中探索自己的藝術方法,並形成獨特風格的還有卞之琳。他這一時期的詩集除《數行集》外,還有《音塵集》《魚目集》等。卞之琳的詩給讀者的是強烈的“陌生化”效果,他的詩超越了以往的接受視野。他的詩有兩個重要轉變:一是表現對象。“愛情”“青春”“思念”“感傷”“憂鬱”“孤獨”等,在卞之琳的詩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空間感”“時間感”“瞬間與永恒”“相對論”等等。二是抒情主體退出,追求詩的“非個人化”。詩不再作為個人情感的表達和個人經驗的描寫,詩中的形象也不再是個人情感的載體,而應而是客觀的存在物,實現詩意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教學建議

1.閱讀戴望舒《雨巷》和卞之琳《斷章》,寫兩篇賞析的短文。

2.對拓展練習第3題的理解與討論。

3.20世紀30年代現代派對西方和古代的純詩理論作了係統深入的引入。曹葆華、梁宗岱、戴望舒介紹了西方純詩之理論沿革、純詩的基本內涵、純詩理論內涵之區別等。諸多現代派詩人掀起了晚唐南宋純詩熱,對薑夔、嚴羽作了新的理解。現代派同時對中西純詩理論進行了借鑒和變異。現代派純詩理論是對初期白話詩理論的清算,是對新月派、象征派探索的總結和發展,把現代詩學的純詩理論提高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指導了中國現代新詩的創作和現代詩學的發展。對此應有足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