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曹禺一生的戲劇創作,大體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1933年至1937年。他接連創作了著名的劇作《雷雨》《日出》《原野》,呈現出創作上的黃金時代。這三部劇作被稱為曹禺“三部曲”,它們從家庭、都市、農村三個視角透視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的黑暗、愚昧與落後,表現作者對光明的憧憬和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第二個時期是整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尤以《北京人》的創作最為稱道,作者繼續深掘他所熟悉的大家庭生活,含著微笑,將封建家庭乃至封建製度送進了墳墓。新中國成立後,曹禺進入創作的第三個時期。創作劇本《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曹禺一生創作的話劇數量並不多,但卻很有分量,在中國乃至世界戲劇史上留下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曹禺是現代話劇真正意義上的奠基人,是現代話劇藝術的一座高峰。
曹禺的戲劇對中國現代戲劇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第一,他的戲劇深刻集中地表現了反封建與個性解放的“人”的主題,這是“五四”主題的發展,他出色地描寫了封建沒落家庭及其眾多人生,有力地衝擊了封建主義與黑暗社會。第二,發展了我國的悲劇藝術,進一步開拓了悲劇文學的表現領域與精神刻畫的深度,為悲劇藝術提供了典範。第三,曹禺戲劇的高度藝術成就對我國現代話劇文學樣式的成熟起了決定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來這一新生藝術樣式在我國現代文學中的地位。
教學建議
1.拓寬思路,嚐試對經典性作品的多角度闡釋。(可參閱王衛平的《曹禺三大名劇的接受曆程與當代價值》文章從接受學視角,概述了曹禺的三大名劇的接受曆程,認為在近70年的接受曆程中,對曹禺這三大名劇走過了一條從誤解、曲解到理解的接受道路,並從創作者、接受者、接受環境等方麵探索了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