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論
內容提要
1937年7月,盧溝橋的隆隆炮聲宣告中日戰爭全麵爆發。中國現代文學伴隨民族命運的巨大轉折進入“第三個十年”(1937—1949),跨越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個曆史時期。戰爭不僅成為作家創作的母題,而且直接影響和製約了文學的分布形態和審美趨向,形成幾個風貌獨特且相對獨立的區域文學:國統區文學、淪陷區文學、孤島文學和解放區文學。
國統區文學主要以重慶及昆明為中心。抗戰初期,麵向大眾、富於宣傳鼓動性的通俗作品大量湧現,但公式化、概念化、情節單一化成為創作通病。進入相持階段後,作家在沉鬱苦悶的時代氣氛下失卻了早期的戰鬥**,卻深化了對民族命運的思索。以反思和批判為指向、苦心經營、精雕細刻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尤其在長篇小說、曆史劇和長篇敘事詩、抒情詩上取得較高成就,呈現出“沉鬱頓挫”“凝重博大”的美學風貌。其間,一批滿懷革命熱情的國統區作家,如何其芳、田間、艾青等突破重重封鎖,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加入為工農兵新生活放聲高歌的合唱隊。抗戰中後期及解放戰爭時期,以胡風、艾青為代表的七月派、以穆旦為代表的九葉詩派,在理論創造、詩藝探索、人性挖掘等方麵都有較大創獲,有力推動了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在中國的深化綜合。而喜劇性的諷刺文學也隨著勝利曙光的到來蓬勃興起。
淪陷區文學是在日寇的高壓統治下孕生的。出於逃避現實政治的策略考慮,公開鼓吹抗戰的愛國文學並不多,對奴役生活的抗爭隻能通過曲折隱蔽的方式加以傳達。在政治夾縫中,武俠小說和情愛小說迅速發展壯大,表現出較強的通俗化傾向。在此行列中,蘇青、張愛玲、梅娘以描寫女性個人化生活而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