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綜合教程

第二章 詩 歌

字體:16+-

第一節 概 述

內容提要

受政治情勢和時代情緒的激**,20世紀40年代詩歌在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上都體現出明顯的時段性。抗戰初期,詩歌發展呈現出散文化、通俗化、民間化的趨向,小型抒情詩成為創作主流,語言樸素淺白、感情誠摯濃烈、詩風昂揚勁朗,但在抒情方式上,大多直抒胸臆,並夾雜大量的議論陳辭,情感表達浮泛淺露、貧弱乏力。

抗戰中期是抒情詩和敘事詩並盛的時代。早期抒情詩對詩歌美質的嚴重忽視得到反省與糾偏,以西南聯大為大本營的現代主義詩歌得到長足發展,馮至的《十四行集》更是被視為“一麵中國現代主義勝利的旗幟”。與此同時,敘事長詩在國統區、解放區以及淪陷區都成為新的創作風尚。艾青、田間、臧克家、力揚、綠原、鄒荻帆、柯仲平、魏巍、陳輝、公木、阮章競、李季等詩人都曾加入到長篇敘事詩的創作行列,試圖在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寫出具有民族史詩性質的作品來。敘事長詩《王貴與李香香》以其對民間歌謠、戲曲的創造性轉換被視為解放區民歌體詩歌的成功典範,相繼誕生的還有阮章競的《漳河水》等。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諷刺詩和政治抒情詩的創作進入繁盛期,最有影響的當數袁水拍的《馬凡陀的山歌》等。

整體來看,20世紀40年代詩壇影響較大、成就較高的詩歌流派主要有七月詩派和九葉詩派。兩個流派都誕生在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年代,在思想上都表現出自覺的曆史使命感和深廣的憂患意識;在藝術探求上,都打破了傳統現實主義方法,注重主觀與客觀、理性與感性的統一。但在精神資源和創作風格上二者卻迥然相異,七月詩派主要繼承和深化了普羅詩歌、中國詩歌會所倡導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情感熾熱奔放且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而九葉詩派則延續和發展了象征派、現代詩派所堅持的現代主義,側重表現人的生命意識和哲理思索,追求冷峻深沉的理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