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 述
內容提要
受戰亂影響,20世紀30年代興盛一時的以抒情敘事為主的小品散文在抗戰初期迅速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及時反映戰事變遷、直接傳達熱情激昂的時代氣氛、具有強烈新聞色彩的報告文學以及一些抗戰紀實散文,影響較大的作品有丘東平的《第七連》、駱賓基的《救護車裏的血》、沙汀的《我所見之H將軍》等。
1939年前後,在魯迅逝世之後曾一度衰落的雜文創作在上海、桂林、重慶及延安等地逐漸繁榮起來,並圍繞《野草》《魯迅風》等刊物形成聲勢浩大的“魯迅風”雜文流派。解放區在1942年之前曾湧現一批卓有影響的以揭露社會矛盾為主的雜文,如王實味的《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節有感》等,但在整風運動之後則陷於沉寂。以戰歌和讚歌為基調的小品散文及報告文學成為延安散文的主要成就,並在新中國成立“十七年文學”中得到延續,代表作家有何其芳、丁玲、吳伯簫、孫犁、白朗等。
在雜文引領散文主潮的同時,身處邊緣的小品文在40年代並沒有停止藝術探索的腳步,相反,在西南大後方、“孤島”、北方部分淪陷區以及延安都取得了豐碩成果,顯示出繁複多樣的別樣風致:蕭紅在保持從前清新嫵媚的風格的同時,以一種絮語式的筆調寫出自己的社會見聞以及在逆境中的心情;豐子愷在親曆社會動**後為平淡質樸的文字注入了沉痛悲壯的現實生活氣息;沈從文的散文集《湘西》,語言高雅典麗,意境清新秀美,鄉土風味更為濃鬱;陸蠡在散文集《囚綠記》用纏綿雋永的文字傳達了身陷“孤島”後寂寞苦悶、渴求抗爭的心靈呼聲;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以日常見聞為談資,廣征博引、見解獨到、語言精練綿密;張愛玲擅長以個體對俗世生活的感知來反映時代的變遷,筆調悲涼感傷而不乏詼諧生動;何其芳在進入延安後由沉醉幻美轉向關注現實,文字平實樸素,情感簡略粗糙;而梁實秋以曠達俊逸的名士風範成為閑適散文派的第三代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