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綜合教程

第二節 “魯迅風”

字體:16+-

內容提要

“魯迅風”成形於左聯時期,並在抗戰背景下被左翼散文家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是一支風格獨特的雜文流派。盡管其藝術成就並未達到“超越魯迅”的目標,但仍推動了雜文在文體、內容、區域上的多元發展,適應並滿足了動**社會的審美需要和抗爭要求。按地域及刊物陣地劃分,“魯迅風”主要由兩個雜文群體構成:一是圍繞上海《魯迅風》和《文匯報·世紀風》而形成的“孤島”作家群,主要作家有唐弢、巴人(王任叔)、柯靈、周木齋等;二是圍繞桂林《野草》及《野草叢書》形成的大後方“野草”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聶紺弩、夏衍、秦似、孟超等。此外,延安作家丁玲、蕭軍、艾青、羅烽、王實味在整風運動之前所作的雜文也明顯受到了魯迅雜文的影響。

“魯迅風”的藝術特征主要有:第一,延續了魯迅的現實主義戰鬥傳統,注重散文的現實批判性和論戰效果,多將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階級鬥爭理論)作為論辯的思想武器,以針砭時弊、抨擊敵人、護衛真理為己任;第二,論述迂回曲折卻又尖銳深刻,注重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以諷刺、幽默的筆調,以形象化說理的表達方式,進行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第三,雖師法魯迅,總體風格質樸雄渾、簡短精深、莊諧並舉,卻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

抗戰期間,圍繞對魯迅雜文傳統繼承和批判的問題,“孤島”、國統區、解放區都曾掀起激烈爭論。盡管因論爭者的“私人嫌隙”探討未能深入下去。但爭論所涉及的一些問題,如“如何看待魯迅雜文的迂回曲折”“如何使文學的戰鬥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等,對其後的雜文發展卻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教學建議

1.分析20世紀40年代“魯迅風”雜文在國統區、淪陷區及“孤島”興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