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 述
內容提要
由賀敬之等執筆創作的歌劇《白毛女》堪稱工農兵戲劇文學的開山之作,其對新政權的歌頌,其通俗化的表達方式,其將繁複生活給以簡單化、純淨化的明快風格,都對工農兵的戲劇文學產生了根本性、整體性的影響。老舍創作的《龍須溝》,無論從戲劇性到散文性的戲劇文體,還是從小人物的人物塑造、歌頌性的主題實現上,都標誌著五四時代戲劇與工農兵戲劇所能達到的最高程度的融合。1956年前後,在蘇聯戲劇“寫真實”的影響下,一些突破當時劇壇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第四種劇本”出現了。其中主要有嶽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簫橫吹》、楊履方的《布穀鳥又叫了》,這些劇作從揭示新的社會矛盾的視角,在對官僚主義的批判,對人性關懷的呼籲方麵做出了獨特的貢獻;田漢的《關漢卿》、郭沫若的《蔡文姬》等曆史劇,以曆史題材來傳達五四一代人對現實生活的獨特感受,如文藝家從與底層民眾的鮮活的人生關係中,尋求藝術的良知,如文藝家獻身國家、民族的苦心,對明君的渴望等,從而均從不同的向度,試圖對工農兵戲劇文學給以豐富。在此種努力先後為工農兵戲劇文學主潮給以拒絕後,沈西蒙等的《霓虹燈下的哨兵》、叢深的《千萬不要忘記》、陳耘等的《年輕的一代》等革命傳統教育劇,從以一種新的精神姿態來應對時代的視角,將工農兵戲劇文學主潮從歌頌轉向了革命,並因此成為工農兵戲劇文學主潮的又一個**。其後的“八個樣板戲”等,則是工農兵文學、工農兵戲劇文學內在矛盾物極必反的標誌。老舍的《茶館》是工農兵戲劇文學中的一個特例、反例,也是其成就最高者。昆曲《十五貫》則在創立中國本土戲劇與“五四”新文學相結合的“現代戲曲”方麵,做出了獨特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