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論
內容提要
新啟蒙文學是指1976年“**”結束至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中國文學。之所以將其命名為新啟蒙文學,是因為這一時期中國的社會結構,處於從政治革命、計劃經濟到經濟建設、市場經濟的社會轉型期,從中國現代化進程這一宏觀視野考察,其“轉型”的“結構性”與五四時代“轉型”的“結構性”,有著許多的共同之處,因之,與社會結構相對應相一致的“文學結構”,也就有著許多的共同之處。20世紀90年代之後,這一社會轉型雖然基本完成,但轉型期所積累的文學能量,在20世紀90年代仍通過長篇小說的形式,得以全麵的釋放與體現,並成為這一時期文學的主要成就,因之,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文學,仍然可以用新啟蒙文學來加以概括。
新啟蒙文學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結束後的1976—1984年。
這一階段的文學,其主要特征,是在社會、時代的層麵,從人,特別是從人性、人道主義的視角,關注、幹預並重新理解現實與曆史,從中可以見出其思想資源,更多地來自於“五四”左翼文學,對新出現的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矛盾,卻仍然將其作為文學創作的本體構成,從中可以見出其主要受工農兵文學創作觀念的影響。現實主義則是這一階段主要的文學創作範式。這一階段主要的文學創作力量是被稱之為“五七族”的中年作家群與被稱之為“知青作家”的青年作家群,前者如王蒙、高曉聲、張賢亮、張弦、陸文夫、鄧友梅、李國文、叢維熙、張潔、劉心武等;後者如王安憶、張承誌、史鐵生、鄭義、韓少功、梁曉聲、張抗抗、張辛欣等。其主要的文學潮流是“傷痕文學”“反思文學”“近距離關注社會現實的文學”或稱“改革文學”“朦朧詩”“新啟蒙散文”等。其代表作有“傷痕文學”中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巴金的《懷念蕭珊》、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反思文學”中茹誌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王蒙的《蝴蝶》、張賢亮的《綠化樹》、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古華的《芙蓉鎮》、張弦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等;一大批重在從思想、精神、情感上,對現實及曆史所造成的愚昧、蒙蔽進行啟蒙、去弊的作品,雖無以明確歸之於哪一種文學潮流,卻也是這一時期最主要的代表性作品,如巴金的《隨想錄》、艾青的《光的讚歌》、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韓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王兆軍的《拂曉前的葬禮》、戴厚英的《人啊人》、靳凡的《公開的情書》、禮平的《晚霞消失的時候》等。“近距離關注社會現實的文學”的代表作則有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高曉聲的“陳奐生係列小說”、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環》、諶容的《人到中年》、柯雲路的《新星》、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張學夢的《現代化和我們自己》、葉文福的《將軍,你不能這樣做》、劉賓雁的《人妖之間》等。“朦朧詩”的代表作主要有北島的《回答》、舒婷的《神女峰》《致橡樹》、顧城的《一代人》《遠和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