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綜合教程

第二節 “傷痕”與“反思”

字體:16+-

內容提要

“**”結束伊始,對“**”災難的控訴,成為小說創作的主潮,這就是“傷痕文學”的出現,其代表作有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竹林的《生活的路》等,隨著對“**”災難的控訴,很自然地引申到對其之所以如此的曆史淵源的反思上,於是有了“反思文學”,其代表作有茹誌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王蒙的《蝴蝶》《活動變人形》、張賢亮的《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馮驥才《啊!》《鋪花的歧路》、古華的《芙蓉鎮》、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張一弓的《犯人李銅鍾的故事》、張弦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等。

“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的主幹作品,其創作特點有四:第一,多是從社會現象、社會事件這一層麵如“**”、大躍進、反右運動等,對“**”及這之前的曆史進行控訴、反思,從中可以見出工農兵文學重在對社會、曆史進行反映的創作特點。第二,但其控訴、反思的主題,卻著眼於以“革命文化”形式出現的封建傳統文化,如何在神聖的名義下“吃人”,這種“吃人”,既體現在人的悲慘命運上,更體現在對人的精神、心靈、情感的毒害與對人性的禁錮上,這就與“五四”的啟蒙精神遙相呼應,而對權力對人的異化的揭示與反思,則是這一時期啟蒙精神超越於“五四”之處。第三,在作這種控訴、反思時,作者們都將主人公所受到的苦難給以政治上道德上的神聖化,都用道德擔當替代了曆史擔當,並因此賦予無意義的苦難以意義,也因此擯棄了在無意義的生命奉獻中,生命的破碎感、生命境遇的荒誕感。第四,他們都在意識形態的價值導向中,對下層民眾給予了讚頌與美化。

“傷痕文學”“反思文學”主幹作品的“第一小提琴手”自然非王蒙等“五七族作家”而無人能擔綱,但“知青作家群”在這其中的創作軌跡、形態也頗有特色:他們多以自己在農村的插隊生活為創作底色,最初是對插隊生活的詛咒,如孔捷生的《在小河那邊》、竹林的《生活的路》,繼而是對插隊生活的辯證的肯定,如葉辛的《蹉跎歲月》《我們這一代年青人》,然後就是試圖為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插隊生活賦予價值的努力:一個向度是對知青精神的讚揚,如梁曉聲的《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一個向度是充滿溫馨的對知青在鄉下生活的重新審視,如王安憶的《本次列車終點》、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孔捷生的《南方的岸》、張承誌的《綠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