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綜合教程

第二節 朦朧詩

字體:16+-

內容提要

“朦朧詩”延續著“白洋澱詩群”的詩歌創作脈係,作為詩歌潮流,主要出現於1976—1986年,其代表詩人詩作是北島的《回答》《一切》、舒婷的《神女峰》《致橡樹》《這也是一切》、顧城的《一代人》《遠和近》《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江河的《紀念碑》、楊煉的《大雁塔》等。“朦朧詩”創辦的著名刊物是《今天》圍繞著“朦朧詩”的評價,謝冕的《在新的崛起麵前》、孫紹振的《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徐敬亞的《崛起的詩群》三篇論文,曾產生過較大的影響。“朦朧詩”鮮明地體現了一代人的精神擦痕精神追求,其主要特征是新的個人、人性意識的覺醒,對傳統觀念的反叛,先行者的孤獨、絕望,價值虛無的精神迷茫等,在藝術形式上,則依靠自己的感覺,營造意象,通過這些意象的組合,形成詩歌結構。

教學建議

1.參閱評論摘要1、2、3,通過分析意象的方法,對北島的《回答》與《一切》進行解讀,概括北島詩歌的思想藝術特征。

2.閱讀評論《一代人》,比較評論摘要4、5的評價有何不同,你如何理解?分析《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是如何表現詩人的“童話”特征的?

3.參閱評論摘要7、8、9,比較這些評論視角的差異,並分析舒婷的《致橡樹》《神女峰》《惠安女子》三首詩歌的審美特征與文化價值。

4.概括“朦朧詩”這一詩歌潮流的思想、藝術特征。

精讀作品

顧城:《一代人》《遠和近》《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北島:《回答》《一切》《觸電》

舒婷:《致橡樹》《神女峰》《惠安女子》

評論摘要

1.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評價北島的憂鬱和懷疑?作為特定的一代人,他的詩體現了他們這一代人對生活的思考。他們對青春年華消失的惆悵,對憧憬和夢想的幻滅的抗議,恰恰表現了他們對於生活的執著和認真。單憑這一點執著,這一分認真,我們便可推斷,北島的詩不是別一時代的產物。他忠實地表現了這一代人的追求和憧憬,狂熱和失望,真誠與惶恐,困惑和疑懼;表現了整整一代人的動**、不寧,濃厚的失落感,有點玩世不恭而又不甘沉淪、亟思振作而又缺乏堅定目標的複雜的情感和思緒。北島以他人不可替代的心靈的碎片,最細密也最充分地“拚湊”了一代人的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