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綜合教程

第四節 學者散文

字體:16+-

內容提要

學者散文在20世紀90年代形成熱潮絕非偶然,在這之前的20世紀80年代,梁實秋、林語堂、胡適、徐誌摩等學者的散文,在重新出版後,在社會上就受到了極大的歡迎。20世紀90年代學者散文最主要的代表作家作品是餘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張中行的《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流年碎影》以及金克木、季羨林的散文創作。學者散文以學者自身的學術優勢,遙承“五四”、20世紀30年代周作人、廢名、豐子愷等人文化散文的風範,以文化性、知識性為載體,將啟蒙性、趣味性、思想性融為一體,使文化散文這一散文創作流脈走出了工農兵文學中秦牧的穀底,達到了一個新的水準。

教學建議

1.選擇餘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三篇散文進行分析,參閱相關評論摘要,在討論拓展練習2問題的基礎上,聯係拓展練習3,概括餘秋雨散文的特點。

2.以《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為例,參閱評論摘要與拓展練習1,分析季羨林的散文特點。

精讀作品

季羨林:《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

餘秋雨:《文化苦旅》之五篇散文

張中行:《晨光》

評論摘要

1.在當代散文發展的第三個梯級上,能夠算得上散文新潮的第一個成果並且作為裏程碑出現的散文作品集是文化科學史家和藝術史家餘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這個擁有雙重內涵象征意義的書名,一方麵指整個中國文化史的悲壯曆程,民族文化精英們差不多都是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去創造的,它的衰落和遺忘更是悲劇性的。一方麵是指作家心路曆程的舉步維艱,作家太熱愛我們民族文化藝術的輝煌業績了,他對它們興衰存亡曆史規律的探尋,同樣地也是背負著時代沉重的十字架的牢愁鬱勃,浩然彌哀。與“五四”至30年代的隱士們不同更與當代有以“文化散文”著稱的作家不同,餘秋雨把它們當做有生命的遺跡,但他的研究與其說是迷戀、招魂,還不如說是一種清醒而又無奈的告別,故此,曆史不論如何輝煌燦爛,但那隻能在精神上激勵後人,而不是重新回到文化怪圈的魔道裏作繭自縛。餘秋雨寫的雖是年代久遠的文化藝術的陳年舊賬,但絕不像某些作家那樣給人以精神黴變的氣息。《文化苦旅》的出現,是我國當代散文創作中一次貨真價實的理性精神的回歸,是我們民族文化詩學多彩多姿的一次集萃。一則他的思維方式已突破包括“五四”現代散文奠基者在內的“直感理性”和“實踐理性”的局限,他以20世紀人文科學和藝術哲學的最高成果為自己的觀察工具,從而避免先賢們的偏頗,這個思維的立足點使他的文化批判鞭辟入裏,攀登上了一個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發人深省。其次,在對民族文化性格的分析、批判,在比較文化學的探索研究中重鑄作家的自我人格。筆者因痛感散文界在40年代以來後續隊伍的學識淺薄,天地狹小,忍不住還要鬥膽說一句,餘秋雨可能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同時也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