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幸福快樂、內在力量、智慧思想和內心安寧,當然應該向那些冥想修行者取經。
就像顯微鏡的發明帶來了生物學革命一樣,過去幾十年裏,類似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這樣的新型研究工具的應用,使得人們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腦及其意識的活動方式。結果就是我們現在可以使用很多方法優化大腦,讓我們在處理日常生活時變得更加快樂和高效。
近來,人們對冥想這種方式也愈發關注。幾千年來,傳統的冥想方法幫助人們深入大腦深處,讓大腦寧靜深沉,足以聽清楚默默低語,並以精細的方法對大腦加以優化。
如果你想掌握某種技巧,通常最好的辦法就是向那些已經掌握了這種技巧的人學習,這就好比你想燒一手好菜,就應該向頂尖廚師討教廚藝一樣。因此,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幸福快樂、內在力量、智慧思想和內心安寧,當然應該向那些冥想修行者取經。這裏的冥想修行者,就是指那些虔誠信徒和修道和尚。
雖然“冥想”這個詞聽起來很深奧,但是隻要你祈禱過,或者懷著好奇的心情仰望過星空,那你就已經體驗過冥想了。世界上有很多的冥想形式,其中大部分都和宗教派別有關,包括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當然,其中和科學體係最接近的是佛教。
懷著平靜的心情仰望星空,你就在體驗冥想。
和自然科學一樣,佛教鼓勵人們不要盲目信仰,甚至告訴你根本就不需要什麽神靈。佛教擁有一套自己的關於意識的理論模型,可以直接和當今的心理學、神經學理論模型相對應。因此,本書在尊重其他打坐形式的基礎上,單獨選取佛教的視角和方法來進行具體闡述。
把心理學、神經學和打坐修行法想象成三個圓圈,三者的交叉區域就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科學家、臨床醫生以及打坐修行者已經對大腦健康狀態有了很多的了解,對於如何激活這種狀態也有很多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