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5分鍾,等於熟睡一小時(全新修訂版)

大腦常識課NO.7:用腦就像磨刀,越磨越快

字體:16+-

你的神經回路結構其實在你還在娘胎裏的時候就開始發育了,而且會不斷發育、不斷變化,直到你咽下最後一口氣。

在地球上的所有動物中,人類的嬰幼兒時期是最長的。因為孩子在野外非常容易受傷害,因此就相應地進化出了一個持續時間很長的大腦快速發展時期,以作為補償。當然,嬰幼兒時期過去後人一樣是可以學習的,雖然我們慢慢老去,我們始終是能夠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的。(我父親90多歲了,還能撰文為橋牌下注問題求最優解,驚得我下巴都快掉了;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大腦的學習能力,或者說它改變自身內部的能力,我們稱之為神經可塑性。通常說來改變總是一點一滴緩慢累積的,日積月累下神經結構就完全變了。有的時候這種改變極富戲劇性,比如,盲人的視覺信號處理區域——大腦枕葉——就能被改造成專門處理聽覺信號。

精神行為能夠從多方麵塑造你的神經結構:

特別活躍的神經元對刺激的反應程度更高。

忙碌的神經結構能夠獲得更多的血液輸送,從而能夠得到更多的葡萄糖和氧氣供應。

當多個神經元在幾毫秒的時間內一起啟動時,它們之間固有的神經聯結會得到強化,新的神經聯結更容易形成,這其實也就是眾多神經元聯結在一起的具體原因。

不活躍的神經末梢會通過神經元修剪機製逐漸萎縮,這其實也是一種優勝劣汰機製:要不然就用得勤,要不然就扔掉。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大腦裏的神經末梢數量大約是一個成年人的3倍,在成長的過程中,青春期的孩子僅在前額葉大腦皮層上每秒鍾就會消失近1萬個神經末梢。

海馬體能夠產生新的神經元,這種神經形成機製能夠增加你記憶係統的開放程度,讓你能夠保持學習能力。高昂的情緒狀態能夠幫助你進行學習,因為這樣可以增強神經的興奮程度,使得新形成的神經聯結結構更容易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