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為了澄清我的論點,似乎需要提及我關於早期自我的一些觀點。我相信自我從分娩一開始就存在,雖然是一種原初的形式,而且大部分缺乏凝聚性(coherence)。在最早的階段,自我就已經執行著一些重要的功能。也許這種早期自我接近於弗洛伊德所主張的自我無意識部分。雖然他並未認定自我從一開始就存在了,但是他賦予有機體一種在我看來隻能由自我去執行的功能。內在死之本能所造成的滅絕威脅,以我的觀點來看,是初生的焦慮(primordial anxiety)——在這個關鍵點上我和弗洛伊德的觀點不同。【弗洛伊德說:“無意識似乎不包含任何能給‘生命滅絕’概念提供內容的東西。”[《抑製、症狀與焦慮》(Inhibitions, Symptoms and Anxiety, S.E. 20, 第129頁)]】服務於生之本能(甚至是經由生之本能召喚而運作)的自我,在某種程度上把那樣的威脅轉向了外界。弗洛伊德認為對死之本能的基本防禦屬於有機體,而我卻認為這個過程是自我的首要活動。
自我還有其他一些基本活動,在我看來,這些活動是因為迫切需要處理生死本能之間掙紮。活動的功能之一是逐漸整合,這源於生之本能,表現為愛的能力。相反的傾向是自我分裂為自體和客體,這一方麵是因為出生時自我非常缺乏凝聚性,另一方麵是因為這構成了一種對抗原初焦慮的防禦,因此是一種保存自我的方法。多年來,我一直認為一個特定的分裂過程極其重要,即將**分成一個“好”客體和一個“壞”客體的過程。我認為,這是愛恨之間先天的衝突及隨之而來的焦慮的一種表達。然而,與這種分裂並存的還有各種分裂過程,隻是在最近幾年,人們才更清楚地理解了其中一些分裂過程。例如,我發現與貪婪和吞噬內化客體(首先是**)同時發生的,是自我在不同程度上碎裂了自體及其客體,以這樣的方式舒解破壞衝動和內在的迫害焦慮。這樣的過程在強度上有所差異,並且決定了個體的正常性的程度,它是發生在偏執—分裂心理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期間的防禦之一,我認為偏執—分裂心理位置在正常情況下貫穿生命最初的三到四個月。【參見我的《從早期焦慮討論俄狄浦斯的情結》和赫爾伯特·羅森菲爾德(Herbert Rosenfeld)的《對一例帶有人格解體的精神分裂狀態的案例分析》(Analysis of a Schizophrenic State with Depersonalization, 1947)。】我不是說在這期間嬰兒無法充分地享受食物、與母親的關係,以及常見的身體舒適和安好狀態。但是無論焦慮何時升起,它主要是偏執性質的,而對抗它的防禦以及所使用的機製,主導的都是分裂性質的。在以抑鬱心理位置為特征的時期,做一些必要的更改(mutatis mutandis),分裂同樣適用於嬰兒的情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