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健康

炒青應在蒸青後

字體:16+-

在茶的製作曆史上,曬幹或蒸青的茶青,主要以采摘茶樹的嫩葉為主。

唐代以前烹飲的茶,究竟是什麽樣子呢?搞清楚這個基本問題,對充分了解古人於茶的認知,大有裨益。

唐代初期,醫學家孟詵在《食療本草》記載:“(茗葉)當日成者良。蒸、搗經宿。用陳故者,即動風發氣。”其中的“蒸”、“搗”二字,不經意間點明了,在唐代初期,茶的製作方式即是蒸青工藝。鮮葉經過蒸青後,為什麽要搗碎呢?首先,因為在那個時代,還沒有誕生茶的揉撚技術,蒸過的葉片若不經搗碎,茶的內涵物質便無法快速有效地浸出。其次,是為了更容易地擠壓成為片茶,方便運輸和交易。“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這讓我聯想起2018年的春天,在福建政和精心製作的那批高山白茶。野放的政和大白老茶樹,由於多年無人管理、台刈,發芽率極低,因此隻能在小開麵後采摘。茶青葉張肥大卻柔嫩絲滑,氣息清芳,令人驚喜,但在萎凋幹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采取哪種方式衝泡,該茶應有的甘甜、厚滑、芬芳、氣韻等,卻是“一春魚雁無消息”,這方急煞愛茶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時,某日我有點著急、衝動,竟然把葉片捏碎了去泡,果然不負我望,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茶湯瞬間變得香高水厚,甘之如飴。那份驚喜,對愛茶人來講,卻是“漫卷詩書喜欲狂”。事後細想,大概是野生茶葉麵的角質層較厚,白茶又沒經過揉撚,其豐富的內質,在茶葉細胞不能破壁時,很難自然快速地溶出所致。隻有寧為玉碎,不為葉全,方識得頂尖好茶的廬山真麵目。後來,我把這批白茶命名為“玉碎”。唐代茶青的搗碎,與今天的“玉碎”,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孟詵的記載可以斷定,唐代初期的蒸青綠茶業已存在。那麽,唐代以前的茶又是怎樣的呢?在找不到確鑿的文字記載之前,我們還不好定論。可能在部分地區,存在著先進的茶葉蒸青工藝;而在某些落後的地區,也可能還沒有誕生蒸青工藝。我在《茶與茶器》一書中做過考證,茶的揉撚工藝,的確是在元代開始出現的。基於這個認知,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推論:在唐以前,乃至更長的一段曆史時期內,一個既沒有殺青也沒有經過揉撚的生曬茶,應該更近似於我們今天的白茶類。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有證據,把唐代以前煎煮的茶葉,定義為“天然白茶”。這類遠古的所謂的“白茶”,並不存在特定的加工工藝,隻是生產力比較落後條件下的自然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