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講論語:學而(精裝版)

夷狄之有君:孔子對於華夏文化的自信

字體:16+-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這句話沒頭沒尾,因此有特別多不同的解釋。

“夷狄”,指的是我們周圍的少數民族。當然,當年的夷狄,如今都在中華民族這個統一的大家庭中。

孔子曾經修訂《春秋》。雖然《春秋》是魯國的史書,但這本書提供了一個視角,讓我們窺見華夏民族是如何經曆千百年的流轉、變遷,到後來團結成為一個大的國家的。在這個過程中,儒家的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我們對於儒家文化的推崇,才使得我們這個民族能夠曆經千年一直團結在一起,沒有像歐洲一樣,分裂成一個一個小國家。

在華夏剛剛融合之時,吳王和越王的國家並不屬於華夏的核心區域,華夏民族經常遭遇這些夷狄的侵擾。

孔子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意思是,雖然那些國家也有君王,但是還不如我們國家沒有君王。這是第一種解釋。

對此,我們可以做進一步的理解:夷狄雖然有國君,國君也在發號施令,但國家隻是靠政體在運作;我們的國君雖然被架空了,但是至少我們有禮儀,足以讓整個國家正常運行。

這句話反映了孔子對華夏民族禮樂的自信。即便我們的君王沒有聲音,沒有實權,沒有號召力,但隻要禮樂在,華夏之邦就依然是一個文明的地方。

到了宋朝以後,對於這句話的解釋就改變了。宋儒認為,連夷狄都有國君,而我們反倒沒有。這種理解,代表著孔子對於夷狄的羨慕,對於自己的反思。

這兩種解釋在曆史上一直存在爭論。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一種解釋,因為第二種是在宋朝以後出現的,這跟當時的曆史環境有關。當時的宋朝戰爭頻繁,少數民族屢屢來犯,儒生們痛心疾首,呼籲君王將威嚴塑造起來,重新擁有華夏民族的號召力,於是對這句話有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