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轉彎

肥胖與不良情緒是一種惡性循環

字體:16+-

在我們的文化裏,肥胖被稱為“富態”。胖人被普遍認為具有衣食無憂、閑暇安逸的優越感,自然而然地性格上開朗活潑、詼諧幽默,故而常說“心寬體胖”。事實真正如此嗎?其實不然,相當一部分體重超標的胖人並不那麽快樂,而且時常受到不良情緒的困擾和折磨。

不良情緒也叫負性情緒,就是讓我們不愉快的心情,包括焦躁、憤怒、憂鬱等,最受關注的是抑鬱和焦慮。許多最新的科學證據表明,肥胖和抑鬱、焦慮甚至心理疾病之間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種雙向關係,是相互聯係的惡性循環。

肥胖或超重會增加抑鬱的風險,反之,抑鬱也會增加肥胖或超重的風險。據相關的研究統計,肥胖人群罹患抑鬱症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55%。而抑鬱症人群發生肥胖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58%。美國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CDC)的調查顯示,43%的抑鬱症患者同時存在肥胖,而在一般人群中這個比例大約是三分之一。

像這種肥胖與心理障礙同時存在的情況,我們稱為“共病”。

那麽,究竟什麽原因導致了這種雙向關聯的現象呢?在生理學方麵,肥胖和不良情緒之間可能存在連接兩者的潛在機製,包括重疊的遺傳基礎,過度激活的神經內分泌係統,免疫炎症,能量平衡機製的紊亂,腸道菌群失調,以及部分大腦區域的功能活動的改變等。還有一些行為和心理因素在肥胖和不良情緒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吸煙、酗酒、營養失衡、情緒化進食、睡眠不佳和久坐等行為。

胖人肢體靈活性和柔韌性差,應對精細動作或身體幅度變化大的動作如彎腰、蹲起等會吃力。同時,由於體脂含量高,能量消耗大,耐力就會下降,更容易疲勞,稍微運動就氣喘籲籲。而且肥胖會使人精力不足、注意力渙散,造成主觀能動性差、反應慢、慵懶呆滯、缺乏動力。體能減退會導致生活不便,對環境適應性下降,在壓力下出現不良情緒,沮喪、煩躁、消極、敏感、回避社交,進一步造成運動量減少,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