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3:越会拍马屁,领导越喜欢。
问你个问题:上司是否喜欢顺从的下属?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弱智,因为答案肯定不会是“NO”。
好的,下一个问题:上司是否喜欢“百依百顺”的下属?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坑”,得稍微小心一些回答。
你会略感犹豫:一方面,你想回答“YES”;可另一方面,又觉得哪里不太对。
恭喜你,至少你意识到了职场沟通中的某个陷阱,有了一点警惕之心。
没错,职场中的沟通,未必总是“顺向”,也就是自上而下(意味着上司主动,下属被动);有的时候也完全可以“逆向”,亦即自下而上(意味着下属主动,上司被动)。在许多情况下,采取逆向沟通的方法,效果也许会好得多。
这样的逆向沟通,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方式。
其一,给上司定规矩——九顺一逆!
对于任何一个职场中人来说,和自己的上司沟通,常常要比和下属沟通棘手、复杂得多,当然,也重要得多。
那么,当你沟通的对象或博弈的对手是自己的上司时,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学会什么样的技巧呢?
显然,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一个“顺”字,因为任何形式或流派的团队管理,对于上下级关系和命令的服从这两点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游戏规则。这一点尽人皆知,无须赘述。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事物的另一方面,一起探讨一下“逆”这个字。
与上司接触,是否应该百依百顺?
答案是否定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对人性的特质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一般来说,对于人的面子,我们往往容易犯低估和高估两种错误。前者主要体现在我们对所谓“正义”的过分偏执上面。只要我们认为某件事情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会本能地认为这件事情所牵扯到的人的面子无关紧要。无论我们如何横冲直撞,伤害到别人的面子,都不应该受到指责,不应该产生一丝一毫的负罪感。更有甚者,我们甚至会为自己有勇气粉碎这种阻挡正义的面子而感到自豪;而后者则截然相反,它过度夸大面子的存在,似乎只要人类一沾到“面子”这两个字的边儿,便会丧失理智,沦为无耻小人手中的一颗棋子。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对于低估面子的问题,我们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论证,今天主要说说高估面子的问题。
显然,无论多爱面子的人,都不太可能彻底丧失理智。原因很简单,人的理性和感性往往是可以分开的,彼此互不影响,或至少互相影响的程度要远远低于我们的想象。感性负责让自己感到愉悦,理性负责让自己保持清醒。这两项基本功能一般都能保持正常,就算偶尔有纠缠不清的时候,大体上的脉络还是清晰的。因此,人们的一些矛盾之举也就有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理由:有些人,你明明知道他是一个小人,但是也离不开他,因为他那张抹了蜜的嘴能让你获得精神和生理上的愉悦;有些人,你明明讨厌他那张臭嘴和那根毒舌,却也离不开他,因为你知道他说的都是实话,都是为你好——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无非说明你的感性和理性功能都正常而已。
现在重点来了。如果你对自己的上司永远是百依百顺,从来不敢顶撞半句的话,就很有可能不会得到上司真正的重视——即便他离不开你,但是也不会重用你。一方面,如果你毫无自己的主见,只知道一味地顺应与奉承,上司会怀疑你的实力;另一方面,如果你虽有主见却总是隐忍不发,在上司面前总是表现得委曲求全或虚与委蛇,上司也会对你的城府与心机萌生警惕之心。总之,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因为上司不傻,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从哪里要。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解释。人们经常说女人是月亮,你追她就跑,你跑她就追。其实这种“月亮情结”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过于轻易到手的东西,我们常常不懂得珍惜;对反复追求而不得的东西,我们则常常表现得如痴似狂。所谓“吃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如果你既想让上司离不开你,也希望他能发自内心地重视你,并且能在行动上重用你,正确的做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九顺一逆”。通过“九顺”,让上司得到精神上的愉悦;通过“一逆”,让上司知道你自己的个性,从而发自内心地尊重你。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自认是一个嘴甜的人,平素里对待下属都绝不吝惜溢美之词,更不要说面对自己的上司了。我不怕别人说我奉承,因为我一向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赞美的关系要远比相互贬损更为健康,这一理念,我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还尽力将其推荐给每一个我认识的人。所以,可以简单地想象上司对我一般都持什么样的态度。但是,奉承归奉承,该坚持的原则我毫不含糊,坚决不退让。无论上司怎么威逼利诱,我就是死不买账,让他们完全没脾气,只有徒呼奈何的份儿。
对于加班,尤其是毫无道理的加班这种不良现象,我绝对是深恶痛绝。无论我到哪家公司就职,都会让自己保留一个习惯,那就是一到下班时间立马拍屁股走人(当然,是在当天工作全部完成的情况下。如果因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完成而加班,我是毫无怨言的)。为了这个问题,许多老板都找我谈过话,苦口婆心地劝诫我这样做“影响不好”,而我也每次都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然后明确地表达我的态度:您让我做什么都行,就是这一点不能接受。我知道这样做“影响不好”,但实在无能为力。如果您不能接受我的这种状态,我愿意递交辞呈。
一般来说,老板们都会表现得比较惊讶,不明白一向顺从的我,为什么会在这个问题上如此强硬。不过,既然我的表态非常坚决,他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件事上由我去了。
我发现这个做法有许多好处:在和老板们针对重大问题进行意见交换的时候,我很少发表异议,基本上都是以赞同,甚至赞美居多;但是,只要我一开口发表异议,老板们往往极其重视我的意见。因为他们知道我的这个想法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想法。
总之,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刻意收敛自己、迎合上司,同时也会刻意保留一两个坚决不让步的项目,争取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让上司对自己又爱又恨,但爱远大于恨,这种职场状态最理想,也最舒服。
从根本上来说,“百依百顺”是失衡的,其极端性不亚于“百逆百反”。反之,“九顺一逆”则是一种平衡术,充分符合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通过“九顺”,为“一逆”提供资本;通过“一逆”,为“九顺”提供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所谓的“九顺一逆”,是以竭尽全力地让上司获得充分的精神愉悦为前提的。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就贸然实施“一逆”战术,则很有可能弄巧成拙,最后害你丢饭碗。
因此,以下两种人不适合这一战术。
第一种人:自以为很会讨人喜欢,其实铁嘴钢牙,得理不饶人,平日里得罪了许多人,自己却浑然不觉。
所以,如果这样的人公然与上司对抗,一般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这种人在职场中很常见,可问题是,他们的自我感知能力往往极差。因此,他们需要耐下性子来,好好地以身边人为镜,照照自己的真实面目,然后再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第二种人:不发表反对意见,却也不发表任何溢美之词。
这种人在职场中更常见。他们看似平淡而诚实,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感觉,其实他们的状态从骨子里来讲是一种木讷的表现,甚至可能会给人留下“倔强”的错觉。总之,这样的“顺从”表现,并不会给上司带来愉悦,顶多是不给上司带来恶感而已。因此,如果这种人突然表明立场,坚决和上司对抗的话,上司在错愕之余很有可能会恼羞成怒,将其斩落马下。
所以,如果他们想对自己的上司实施“九顺一逆”的战术,一定要先克服心理障碍,敢于主动出击,敢于赞美上司,同时不以这种行为为耻。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有朝一日的突然发难积累资本。诚然,做到这点不易,但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职场前程,至少不妨一试。
其二:热脸要贴冷屁股!
外甥女小华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史经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搞得非常紧张,让她感到很沮丧,也很惶恐,于是跑来问我应对的方法,我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六个字:先服软,再讨好。
小华听了之后一脸的茫然:“你不知道我们史经理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属于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主儿,即便你跟他服软,他也不会买账,还是会成天板着一张臭脸。难不成你要让我用热脸贴他的冷屁股?”
我的回答很肯定:“没错,你找到重点了。就是要用自己的热脸贴对方的冷屁股。”
之所以这么说,自有我的道理。
众所周知,良好的沟通,需要当事双方彼此走进对方的心里。这样才能做到交心,从而使沟通不至流于形式,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双方不设防,彼此都能卸下心中厚厚的铠甲,轻装上阵。
不过遗憾的是,我们中国人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防人心重。即便产生矛盾后能够握手言和,彼此的心里也会憋着一股劲儿,谁也不服谁。这就意味着双方都为自己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根本就是谁也没能走进对方的心里去。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沟通都会形同虚设,矛盾随时有可能重新爆发。
因此,为了让沟通修成正果,至少一方要先行卸去自己的铠甲,让自己完全不设防。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完全不设防的人,对方是不会主动发起进攻的,因为那样做会让他感到胜之不武,很没有面子。所以,如果你能从彼此对峙的强硬(抑或僵硬)气场中抽身出来,率先卸下身上的铠甲和力道,对方会陡然失重,猛地打一个趔趄,被迫将局面的主导权让给你。这就意味着,当你服软的那一刻,其实已经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优势,胜券在握了。
不过,确实存在小华所说的那种情况,亦即有许多人看似不吃这套,即便你服了软,他也得理不饶人,甚至蹬鼻子上脸,好像铁了心地要和你过不去。这种情况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两个选择:
选择一:既然你给脸不要脸,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我就不客气了,非要和你死磕到底不行!这就叫“痛打落水狗”!
选择二:热脸贴冷屁股——你越给我摆臭脸,我越要给你看笑脸。一直到你拿我没脾气为止。
基本上来说,我本人赞成第二种选择。
理由如下:
首先,让我们看看那些即便对方服软却依然得理不饶人的主儿,在这种人际关系博弈中到底秉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无非有三种可能。
第一,余怒未消,想进一步惩罚对方,好好出出气。
第二,摆谱。显得自己很牛掰,没那么容易搞定。
第三,怀疑。不相信对方已经发自内心地服软,以为对方一定在演戏,事实上私底下必然跟自己摽着劲儿,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让对方得逞。
总体而言,这三种因素会同时存在,且程度相仿。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呢?
显然不会是死磕。如果那样的话,就等于你主动撞向对方的枪口,正中对方下怀。而且对方早有心理准备,可以以逸待劳。在这样的战争中,恐怕你会凶多吉少。即便能获胜,估计也会是惨胜,总之是得不偿失。
因此,真正高明的招数一定是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用对方的力道击倒对方。具体的做法就是避其锋芒,让对方无从发力,继续失重,直至自己跌倒为止。
用自己的热脸贴对方的冷屁股,就是这样的做法。你越这样做,对方就越会失去发力的理由和发力的机会,只能让自己越来越被动,最终不得不甘拜下风。
有人认为,何必用这么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我躲他远点,不就能达到让对方无从发力、彻底失重的目的了吗?
如果你这么想,说明你太不懂心理学了。
逃避是一种服软的表示吗?非也,其实逃避是一种异常“极端”的进攻方式,可以说比进攻还要更像进攻,任何受到这种程度进攻的人都会难以忍受,甚至会恼羞成怒,发起疯狂反扑。
这就是冷暴力往往比热暴力更为暴力的原因。尤为关键的是,这是一种十分笨拙的暴力,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根本就是一种**裸的、不加掩饰的挑衅。这样的挑衅几乎意味着更为惨烈的结局,因此绝对不是上策。
与之相比,显然热脸贴冷屁股的招数要高明得多。一方面,它有些出人意料,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导致事先准备好的所有武器瞬间报废,成为一堆垃圾;另一方面,没有人能对向自己表示善意,甚至是持续不断地表示善意的人发起战争,铁了心地要与其为敌。因为这样做不符合人的本性。因此,即便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自己取得了胜利,但是心里的尴尬与茫然也只有自己知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热脸贴冷屁股”不但不是一种不要脸的投降,相反称得上是一种咄咄逼人的进攻。其本质与“卧薪尝胆”“能忍**之辱”无异。只不过,由于这种进攻的特殊性质,被进攻的人一般是极难抵挡甚至是极难防备的。所以,与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主儿相比,敢于捅破这层窗户纸,大胆尝试特殊招数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智者和勇者。
当然,你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争强斗狠,而是为了通过真诚的沟通达成与对方的和解。因此,热脸贴冷屁股的办法只是迫使对方卸掉铠甲,向你敞开心扉所需要用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置对方于死地的杀招。
对于这一点,你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否则,如果你执迷于争强斗狠本身的**而无法自拔的话,任何高招都会瞬间变成杀招,最终不但会伤及别人,也会为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