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認為提問遠比直接的陳述更容易讓人產生興趣,因為提問具有激發性的功能,在提問中,被問的一方往往會在所提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思考,或者激活思維。重要的是談話雙方會在問題的牽線下產生比較好的互動,這種互動很容易引起更深層次的交流,並且可能讓交流雙方都產生信任或者好感。而陳述則顯得過於自我,往往會造成,“你說你的,我聽我的”的現象,它很容易切斷談話雙方之間的交流,而陳述的一方會因為過度表達或者過於自我而讓另一方感到無聊。
這種情況在銷售過程中同樣存在,銷售人員或者商家經常會以這樣的方式講故事,“我們的產品之所以設計成這個樣子,是因為……”“我們堅持24小時上門服務,我們的服務係統依靠一種新的運營機製,它是這樣的……”“在過去幾年,我們所堅持的理念是……”“我想你一定會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的,它的製作工藝是……”這些都是一種直接陳述的方式,銷售方會主動說出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並對其進行解釋,表麵上來看並沒有什麽問題,但實際上一切都像是銷售人員在自說自話,而這個時候消費者是完全被排斥在這些話語之外的,他們沒有機會參與進來,漸漸地也就沒有多少興趣去充當一個聽眾。
我在上海同濟大學遇到了戈麥斯先生,他是一個出色的營銷學專家,曾經在微軟公司和蘋果公司擔任銷售顧問,在銷售方麵經驗老到。有一次,他和我提到了二十年前的一件事,當時他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醫療儀器銷售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大街上尋找那些潛在的客戶,然後試圖說服對方買下自己的產品。
戈麥斯先生在工作期間曾經接觸過一些營銷方麵的知識,也自認為是一個口才非常好的銷售員,所以他對自己的這份工作充滿信心,並且誇口可以輕易就賣掉這些產品。但實際上在三個月的銷售工作中,他隻勉強賣掉一部儀器,並且麵臨被炒魷魚的危險。有一次,他沮喪地坐在一家醫院門口發呆,碰巧有位老先生從醫院裏出來,然後就對扛著儀器的戈麥斯產生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