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讲故事,你怎么做销售?

3.适当的夸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字体:16+-

欧莱雅公司的女主管布莱恩女士有一次去外地出差,却不小心将自己带来的化妆品落在机场里,布莱恩女士只好去附近的化妆品店里购买一些暂时应付一下。

进店之后,一个非常帅气的小伙子接待了她,然后向她推荐了几款“明星”产品,布莱恩女士看了都不太满意,于是准备离开,并且决定素颜去见客户。这个时候,小伙子笑着拦住她,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并且“严肃”地说道:“亲爱的女士,在我看来,像您这样优雅的女人不买上一点化妆品锦上添花,那简直就是一种犯罪。当然,我见过不少拒绝犯罪的女士。”

布莱恩女士被小伙子略显夸张的言行给逗乐了,最终买下了一套化妆品。几个月后,她回到这家化妆品店,然后聘用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

夸张往往也是幽默的一种方式,在艺术形式中,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影视表演,往往都会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制造幽默效果,其目的是为了启发读者或听众的想象力,并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指望用一些平淡无奇的语言或者口号达到销售目的,是难以引起顾客的注意的,他们必须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更加有趣,这种有趣并不仅仅在于自嘲或者说一些俏皮话,适当说一些夸张的话,可以让所描述的事情与现实发生一定程度的脱节,而这种脱节往往就会带来一定的幽默效果。

农场主C准备出售自己的牛,于是就找到农场主D进行谈判,在农场主D询问这些牛的健康问题时,农场主C拿出了牛群最近的体检报告,然后半开玩笑地说:“嗯,我们的牛昨天在草场里大概跑了500英里,我想它们大概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您那儿享受新生活了。”

农场主D说:“这些牛看起来都很健康,可是我还没想好该将它们安置在什么地方。”

农场主C笑着说:“这正是你应该担心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一头牛大概一天会吃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草场。”

这一番话将农场主D完全逗乐了,所以农场主D立即决定买下这群牛。

在这里有必要重新去区分左脑和右脑的功能,正如本书前面所说的那样,左脑的功能在于理性地分析和判断,它追求的是数据的真实性,所以一旦产品出现的时候,左脑会对相关的参数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找出其中的漏洞和缺陷。如果销售人员喋喋不休地讨论自己的产品有多好,并且乐于给出各种参数,那么可能会让顾客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此时双方的关系也会变得很微妙——就像是谈判一样。

但夸张的言行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掉尽忠职守的左脑的工作,因为这种略显浮夸的表演以及不那么着调的语言,会混淆事实和真相,让左脑难以寻找到合适的突破点。就像顾客询问店家的生意最近好吗?老板如果说“我们昨天接待了175位客人”,顾客可能会动用左脑的分析功能,看一看这些数字是否值得信赖,是否有什么水分。但是老板如果说:“你是说昨天吗?我想差不多挤进来100万人,我差不多都要疯了。”这种夸张的说法很容易打消顾客的疑惑和顾虑,将他们从严谨、冰冷、无情的理性思维拉到一个充满趣味的轻松氛围当中来。

多数销售人员所接受的工作理念就是这样:面对客户应该诚实。但是诚实并不意味着将所有真实的内容全部说出来。事实上,对于那些夸张的故事,顾客自有判断力,他们愿意相信这是对方一次充满善意的表演。这也是为什么顾客容易对“175位客人”耿耿于怀,却对“100万人”报以微笑。很显然,夸张的故事让产品的形象多了更多的张力,也让整个销售活动变得趣味十足。

那么销售人员该如何利用夸张的故事来活跃交易的氛围,又该如何成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呢?

——突出产品的某一特征

消费者非常在乎产品的价值和特性,而销售人员完全可以针对这些特性大做文章,通过夸张的方式来渲染这些特性的优点。比如销售人员在夸赞自己的SUV空间很大时,顾客可能会疑惑地问:“如果两个大胖子坐在里面会不会显得拥挤?”销售人员这时可以适当采取夸张的手法进行修饰:“不会,在上个月,我和同事一直想着是否要将新买的一头牛塞进车子里,然后送到乡下去。”

在这里,销售人员没有指出具体的尺寸,也没有使用诸如“这辆车的空间很大”“这辆车可以容纳好多人”这样毫无新意的句子,而是讲述了一个准备用车子送牛的夸张故事。事实上没人会真的将牛塞进轿车里去,或者说没有什么SUV可以塞进去一头牛,但是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却凸显出了这款SUV空间大的特点,而且要远远比“它能容纳7个人”之类的话更有效果。

——强调购买的重要性、必要性

在所谓的交易过程中,销售人员的任务就是卖出自己的产品,所以他们必须努力说服对方购买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通常情况下销售人员会强调顾客产品的功能,因为这和顾客在生活中的某些需求息息相关,不过一些优秀的销售人员会绕过产品的性能,直接强调购买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像那个小伙子向布莱恩女士推荐自己的化妆品时,并没有强调自己的产品有多么好,而是夸张地强调了如果一个女人不懂得装扮,就像是犯罪一样。事实上,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但布莱恩小姐被这种略显夸张的幽默表达给说服了。

将“不化妆”等同于“犯罪”,这种表达方式显然有些“离谱”,也过分夸大了“不化妆”“不购买化妆品”的后果,但其核心的思想完全可以被布莱恩女士所领悟,让她重新意识到购买化妆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消费者或客户来说,他们并不喜欢销售人员对自己施加类似于“你不购买这类产品不行”的压力,但销售人员用夸张的表现方式完全消除了强迫性的意味,也让整个说服的过程变得自然而俏皮,消费者也更加容易接受这种“建议”。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他们必须掌握夸张的要领和技巧,主动去营造一种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与此同时,夸张的表达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或者说更容易刺激消费者的右脑,并促使他们产生更多感性的想法和画面。这个时候,销售人员的说服力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