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重要的是她总会在故事中给予我们更多的赞美和认可,“我曾经遇见过一个人,他的脑子很聪明,为人勤奋……简直和你一样出色。”“我教过一些很调皮的学生,他们似乎总是处于一种无目标、无理想的状态,而你则不同。”“我昨天已经被这些学生气疯了,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好好回答这些问题,但我觉得明天你会带给我一些惊喜。”
正因为这些恰到好处的赞美,总会让我对老师的话认真遵守,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情绪上的引导,更重要的是,我会立即意识到自己必须对老师的赞美负责,必须对这些赞美做出一个更加积极的回应。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心理现象:一旦我们做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一种立场,常常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这些压力迫使我们接下来的言行与之前的所作所为保持一致,我们会不自觉地采取某种行为来证明自己之前的决策是正确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点在销售互动中尤为常见。对于那些卖衣服的售货员来说,他们通常会从旁仔细观察每一个顾客进店后的反应,观察他们喜欢什么衣服,或者对什么衣服感兴趣。之后售货员会赞美他们的穿着和品位,并怂恿顾客试穿一下。接受赞美之后的顾客往往会产生一些愉悦的感觉,并且对产品产生更多的期待和兴趣。这个时候他们会认同和接受商家的看法,也会站在商家的角度和立场看待衣服,或者直接产生“我要购买这件衣服”的冲动,而迫于这种压力,他们在之后所做的决定一定会尽量与之前的决定或者想法保持一致。
这就是承诺一致原理的一种体现。在意大利,过去的很多销售员都谨记这样一个古老的销售方法,当顾客对某件衣服表现出一些兴趣时,售货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建议对方穿上衣服试一试。而接下来,售货员会对这样的装扮大肆赞美一番,并刻意安排一个画家为试穿者绘制素描。等到顾客真的脱下衣服后,实际上已经对这件衣服产生了好感,并且很多人都愿意遵守自己穿上衣服的承诺而购买这件衣服。事实上,在这件衣服得以成功出售,或者在承诺一致性得以建立起来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赞美,赞美是让消费者穿上衣服的关键,也是让他们在穿上衣服后产生审美观念的关键。
从这一方面来说,赞美实际上就是一种寻求承诺的方式,商家通过及时的赞美,能够有效调动消费者的情绪,促使他们直接下定决心购买某件衣服。事实上,在多数时候,当消费者看重某一款产品的时候,所谓的想要购买仅仅只是一种冲动、一种设想,还没有变成具体的行动,而赞美则会加速这个设想走向实践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商家一定要在故事行销中加入赞美性的话,要让整个故事尽量朝着赞美和认可顾客审美观念的方向前进。
通常情况下,这些赞美可以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
——直接赞美
直接赞美是商家惯用的手段,通常情况下,消费者会在第一时间看中某一款产品。这个时候,商家不要急着去推荐什么,而是对消费者的选择进行赞美,这种赞美既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还可以确保消费者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进一步的承诺。如果消费者没有拿定主意,或者没有什么明确的选择目标,那么商家可以重点赞美消费者的外形或者特质,并且想方设法将这些优点与自己所要推荐的产品结合起来,从而一步步引诱消费者做出消费的选择。
在直接赞美的过程中,商家的故事不用太复杂,只要能够在故事中直接对消费者进行夸赞,那么就可以有效拉拢他们。“我们的产品经过了多年的市场认证,从一开始就是为这样的人量身打造的,尤其是你这样的顾客,各个方面的条件非常突出,非常适合我们的这款产品。老实说,我非常希望能够像你一样,这样就不用再担心自己应该买点什么了。”
直接赞美通常是将消费者的优点和优势纳入到故事体系当中去,并通过可行的语言表现出来,从而赢得消费者的欢心。
——对比性的赞美
所谓对比性赞美,实际上是指商家在赞美顾客的同时,会选择一个反面的案例进行讲解和衬托,以此来证明顾客的眼光和品位是正确的且不同凡响,证明某件产品和顾客非常契合,可以为顾客带来很多积极正面的影响。
“我见过不少像你一样身材的人,但是她们都没有好好选衣服,我上次见到一个身材很苗条的人,却非要到我这里来购买那些宽大的衣服和裙子,我觉得她的好身材完全被浪费掉了。而你不一样,你的选择和自己的身材完美搭配,看上去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可以说这件衣服在你身上是为好身材加分的。”
或者说:“我见过一些人也穿同样款式的衣服,老实说,她们的身材还算不错,穿上衣服也很得体,不过,当我看到你穿上这件衣服后,才发现她们的穿衣风格并不成功,你才是那个最能穿出味道的人,这件衣服也只有你才能够穿出那种独特的魅力。”
通过在故事中加入对比,会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性反差,消费者通过对那些失败案例的了解,会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所以她们往往会对这份赞美表现出一些感性的认识,并很容易在赞美声中决定购买商家推荐的产品。
对比性赞美往往可以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一些虚荣心,因为人都是群体动物,他们通常都比较在意自己是否比周边的人更好,而这种对比实际上能够给予他们更准确的自我定位和信心。
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直接在故事中给予赞美,还是进行一些对比性的赞美,实际上都可以更好地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品位,而这些无疑会刺激他们消费的信心和冲动。